遗传性包涵体肌病(HIBM)是一种以远端肌肉无力和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肌病。其主要肌肉病理改变为肌纤维内镶边空泡形成和蛋白细丝聚集形成的胞浆及核内包涵体。这些显著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提示其有独特的病理机制。本研究应用HIBM的肌活检标本,通过双重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免疫沉淀和投射电镜的方法对其病理机制进行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国人HIBM的临床表型和GNE基因突变特征;(2)通过超微结构观察、TUNEL原位染色和凋亡执行酶caspase-3的表达分析,探讨凋亡在HIBM病理机制中的作用;(3)探讨HIBM异常蛋白聚集(包括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内织网应激以及细胞凋亡信号caspase-12表达之间的病理联系;(4)研究HIBM异常蛋白聚集对蛋白酶体活性的影响。本研究对阐明HIBM以及其他异常蛋白聚集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变性疾病的病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遗传性包涵体肌病候选基因筛查及新致病基因定位研究
内质网应激和凋亡在椎间盘退变病理机制中的作用
应用外显子测序技术鉴定新型遗传性包涵体肌病的致病基因及功能研究
辅助分子伴侣Bag3在肌原纤维肌病病理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