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压力刺激植物源甲烷排放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051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王智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洪君,庾强,侯龙鱼,张云海,刘伟
关键词:
植物物理伤害自然条件甲烷全球变化
结项摘要

植物源CH4系指植物本身生成的CH4,不是厌氧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以前研究表明:在没有环境压力下,植物缺乏显著的植物源CH4排放;在环境压力下(例如,高强度紫外线辐射、70-80?C),植物组织或材料生成并排放显著的CH4。在地表大气中,高强度紫外线辐射和70-80?C温度不具普遍性,但夏季高温(30-40?C)、干旱、物理伤害(昆虫取食、农作物收割)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环境压力。本项目以华北地区非湿生植物(树木、小麦、玉米)为对象,应用组培、箱式法、涡度塔法、以及稳定同位素13C技术,研究夏季高温、干旱和物理伤害刺激植物源CH4排放。在实验室受控条件下,我们测定高温和干旱对树木幼苗CH4排放的影响,模拟它们的函数关系。在野外条件下,我们测定昆虫取食刺激的植物源CH4排放率和农作物收割引起的地表大气CH4浓度变化。实验结果对于估算区域(例如,华北地区)植物源CH4排放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项目摘要

甲烷可通过微生物的和非微生物的机理产生。相对于微生物甲烷,非微生物甲烷受到较少的理解。近年来的一系列研究报道植物源甲烷生成和排放,一个非微生物的机理过程,其结果一直在探讨中。本项目以中、旱生植物为对象,应用室内培养等方法,研究植物源甲烷。结果表明,环境压力,诸如高温和厌氧胁迫,刺激植物叶片生成并排放显著的甲烷。通过抑制实验、有氧-厌氧循环实验和动力学实验,证明植物叶片排放的甲烷是通过非微生物的机理产生的。通过有氧与厌氧条件下的比较实验和自由基实验,证明自由基在植物源甲烷生成中起到显著的作用。基于本项工作和以前研究的结果,我们建议植物根系的非微生物甲烷生成,植物源甲烷生成与植物生理代谢的关系是潜在有价值的研究内容。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2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5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DOI:10.14075/J.gg.2016.11.015
发表时间:2016

王智平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670402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774040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37049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964004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植物甲烷排放特征

批准号:30670402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王智平
学科分类:C0308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我国大气甲烷浓度时空变化的地面排放源解析研究

批准号:41175132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张稳
学科分类:D0502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植物和土壤的非微生物甲烷生成和排放

批准号:3137049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智平
学科分类:C0308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有氧环境下中亚热带森林植物能否排放甲烷?

批准号:30970486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谢锦升
学科分类:C0306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