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无人航行器编队抵近海底侦测协同控制的关键问题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10904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侯恕萍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严浙平,张彦超,梁宏友,张德明,王嘉祥
关键词:
水声互定位机制水声通信自动组网水下航行器编队协同控制
结项摘要

针对水下无人航行器在抵近海底侦搜和勘测过程中的编队协同控制问题,面对复杂海洋环境,需要考虑弱观测与弱通信的特点。本项目拟采用基于伪点迹航迹融合的水声互定位导航、基于令牌环的大时滞水声通信自动组网、基于个体行为与目标驱动相结合的群熵优化队形控制等方法,进行水下航行器在复杂海洋空间内的虚拟弹性结构编队协同控制的关键问题研究,阐明多水下无人航行器在侦搜海底特定目标或海洋资源勘测过程中协同编队的自组织通信与互定位导航机制,揭示基于水声测距与通信设备构建水下无人航行器编队协同控制系统体系结构的规律,为多水下航行器在海底侦搜与勘测协同编队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提供利用声弱观测定位、声弱通信交互组建水下无人航行器群系抵近海底侦测的编队协同控制新思路。

项目摘要

针对水下无人航行器在抵近海底侦搜和勘测过程中的编队协同控制问题,研究了水下无人航行器群系的水声互定位导航、水声通信自动组网、编队队形协同控制等内容。对于多AUV的互定位,提出一种基于伪点迹数据融合的互定位导航方法。该方法可以不借助其他定位系统实现对AUV的精确定位,并且不产生累计误差,大大提高了多AUV系统作业的自主性。针对多AUV系统只能运用水声通信但水声信道存在窄带宽、大时滞、高误码率的特性,研究了多AUV的水声通信自动组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传输可靠性的路由选择协议模型。该协议模型具有网络时延小且数据传输成功率的优势,非常适用于动态的、实时性要求高的多AUV水声通信。以抵近海底侦测为应用背景,研究了水下无人航行器群系编队的协同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时空解耦”的分散控制体系结构并提出了多AUV编队运动协同路径控制方法。所提出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单个AUV跟踪期望的路径并且能够使多AUV系统始终保持编队队形。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为多水下航行器在海底侦搜与勘测协同编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并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4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侯恕萍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抵近海底作业多无人潜航器编队动态控制方法研究

批准号:5170906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杜雪
学科分类:E11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多自主水下无人航行器编队协调一致性控制研究

批准号:5160904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娟
学科分类:E11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编队控制研究

批准号:6107409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唐功友
学科分类:F0301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通讯受限下的欠驱动自主水下航行器编队控制研究

批准号:60875071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严卫生
学科分类:F0309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