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健康受试者和功能性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和多部位同步肌电图记录技术为主要研究方法,观察左右手阳明大肠经所属经穴局部血流变化和肌电活动。运用系统生物学研究思想,采用多元统计方法,深入分析不同穴位血流变化、肌电活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借以分析生理状态下经穴相关性和同名穴的左右对称性,以及病理状态和温热性刺激干预后这种相关性和对称性的变化。以期为腧穴归经理论以及巨刺和缪刺理论提供科学根据。该研究一方面完善了经穴特异性的研究内涵,另一方面对研究机体的对称现象和进化过程中机体左右机能分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本研究以手阳明经合谷穴血流为切入点,研究了机体在不同干预条件下,双侧合谷血流值同步变化特点。结果发现,无论是针刺左侧合谷,或是针刺右侧合谷,其对侧合谷血流在一定时间内均升高。当激光针灸刺激右侧合谷穴时,左侧合谷血流也升高,而相同的刺激作用于右侧对照点,左侧合谷血流并不升高。小波分析结果提示,激光刺激右侧合谷穴后,左侧合谷血流升高主要体现在0.0095–0.02Hz, 0.02–0.06Hz, 0.06–0.15Hz 这三个频段,说明激光针刺激后,对侧血流升高主要与内皮源性、神经源性和肌源性因素激活密切相关。系统辨识算法结果提示,就合谷血流而言,针刺不同侧合谷产生侧性效应,结合我们的前期工作基础,我们提出了穴位侧性概念。为了进一步探讨穴位侧性现象,我们以心率变异性为指标,观察针刺不同侧内关穴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结果提示针刺不同侧内关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程度不同,从另一角度为穴位侧性提供了证据。此外,在不同部位血流值的coherence分析方面,我们也进行了探索,为基于血流的穴位侧性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基于体素化图卷积网络的三维点云目标检测方法
家畜经穴循经特性的研究
经穴给药的通道结构和药物经穴机制的实验研究
艾灸足阳明经穴诱导热休克蛋白修复急性胃黏膜损伤机制的研究
巨刺阳明经穴治疗缺血性卒中偏瘫的功能可塑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