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不同下垫面地表实际蒸散和二氧化碳通量的变化特征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27502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刘辉志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雷,冯健武,杜群,彭丽春,许鲁君
关键词:
半干旱区二氧化碳通量涡动相关实际蒸散
结项摘要

The response of the ecosystem water and carbon cycles to climate change is the key scientific questions in the global change research. Evapotranspiration (ET) is a key parameter in the water cycle but still very uncertain until now. Beacause water and carbon cycles are coupled with each other, changes in water balance will produce change in carbon cycle determining whether ecosystem absor or release CO2 to the atmosphere. Due to the climate change, ET and net ecosystem carbon exchange (NEE) over different surfaces in the semi-arid areas have larg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and their driving factors are of interest. However, long-term studies of the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 ET and NEE in the semi-aird areas of China are rare up to now. Based on the eddy covariance measurements of different grazing grassland and cropland ecosystems, this project mainly focuses on: 1) eddy covariance measurement over complex terrains; 2) gap-filling methods for long-term energy and CO2 flux datasets; 3) corrections of CO2 flux in the night-time; 4) characteristics of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ET and NEE; 5) the driving factors of ET and NEE on different time scales.

陆地生态系统水和碳循环过程的研究是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地表实际蒸散是目前地表水收支(循环)中的重要参量,也是最不确定(或者误差最大)的项。生态系统水和碳循环是相互耦合的过程,水分收支状况的改变将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碳源/碳汇功能。半干旱区不同生态系统地表蒸散和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主要控制因子不尽相同,具有较大的年际变化。到目前为止,我国半干旱地区地表实际蒸散和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的研究开展得尚不多。本项目拟利用已经得到的半干旱区退化草地、旱作农田下垫面、不同放牧强度草原下垫面的地气交换过程(涡动相关法测得的湍流通量)及辐射通量等资料,开展复杂地形条件下湍流观测、缺失资料可靠填补方法以及夜间二氧化碳通量修正方法的研究;结合有关生态和土壤特性的补充观测,分析半干旱地区实际蒸散和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控制因子。

项目摘要

本项目基于半干旱区不同生态系统的涡动相关观测资料(包括东北半干旱区退化草地、农田、内蒙古不同放牧强度的典型草原和西藏班戈半干旱高寒草地),分析了半干旱区不同生态系统地气间实际蒸散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控制因子,明确了不同放牧强度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实际蒸散的分解的影响,讨论了退化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实际蒸散对降雨脉冲的响应,比较了不同典型草原(羊草和大针茅草原)以及不同水分条件的高海拔草原(半干旱草地和湿润区草甸)生态系统地表能量收支和实际蒸散季节变化的差异,检验了常用蒸散模型和SiBcrop模式在半干旱区草原和农田生态系统模拟实际蒸散的适用性。另外,研究了半干旱区不同生态系统二氧化碳通量交换的季节、年际变化及其对气象因子、生物因子和放牧强度的响应,探讨了二氧化碳通量观测的不确定性。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3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4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DOI:10.7524/AJE.1673-5897.20150518001
发表时间:2015
5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DOI:10.11949/j.issn.0438-1157.20180900
发表时间:2018

刘辉志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9153721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36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41775018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105003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575069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030106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7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不同下垫面大气湍流相干结构特征及其对地表通量传输的贡献

批准号:4127501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张宇
学科分类:D0505
资助金额:9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非均匀下垫面地表蒸散发遥感估算的空间尺度扩展方法研究

批准号:41101332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吴骅
学科分类:D01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滇池流域不同下垫面降雨产流特征及产水量模拟研究

批准号:4176110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易琦
学科分类:D0111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青藏高原季节冻土区和多年冻土区地表能量收支和蒸散发时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比研究

批准号:4157501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谷良雷
学科分类:D0505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