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和气候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地气之间的水汽输送和交换,不同植被覆盖对水收支有着显著影响。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也可诱导叶面气孔关闭,导致植物蒸腾量减少。现有试验显示,在CO2 浓度倍增条件下,所有物种叶片的气孔导度均显著下降, 因此,这个效应在研究气候变化和水资源预测中应有考虑。但到目前,由于对气孔生理特性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楚,植被气孔对地表蒸腾与径流控制作用的相应研究是一项空白。本项目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首先利用水文陆面过程模式模拟流域的水量平衡,并用实测资料检验模拟的结果,研究历史时期鄱阳湖流域植被变化与地表水循环的关系;建立气孔阻抗的经验模式和机理模式,研究植被气孔阻抗对地表水循环的控制作用。该领域的研究是建立在多年丰富的气候与植被资料分析基础上,不仅能揭示不同历史气候条件下,植被气孔对地表径流产生的影响,更重要的科学意义在于预测气候变化对未来水资源利用的可能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气候变化背景下考虑植被动态变化的流域植被-水文模型研究
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区域气候—植被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毛乌素沙漠地区植被生态对地下水循环影响研究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水循环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