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大环对稀土的选择性规律设计新型大环配体,并在配体或配合物分子中设置可接收外界光、电等能量信号的活性中心,通过配体与稀土的相互识别合成不同结构的超分子多核配合物。试验其外部能量输入、外加配体或金属离子对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根据应答配合物的性质建立起由电场梯度、光控、配体或金属离子浓度调制的偶联过程,测定其光致发光、电致发光、传感和开关性能。筛选出优良的配合物发光材料、光转换材料和具有传感、开关作用的配合物分子器件。探讨识别自组装机制及构效关系,总结规律,为具有高识别性能的配体分子设计及合成新型配合物分子材料提供信息。预期可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0-25篇,有关成果可申请专利。培养博士、硕士生10-15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具有特殊功能的稀土大环多核超分子配合物的识别自组装
多足配体稀土超分子配合物作为活性中心的新型发光功能杂化材料的研究
类Salen多核稀土配合物分子磁性材料
用新型含N、P、O配体调控的多核稀土、稀土-过渡金属超分子配合物的组装及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