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设施的空间网络特征及其异质性产业集聚效应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57321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8.00
负责人:梁若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厦门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寿峰,张德荣,韩晓祎,陈烨,席鹏辉,何鹏飞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异质性效应准实验产业集聚空间网络特征
结项摘要

China is facing the pressure of upgrading her industrial structure under the New Norm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broadly perceived as in favor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urrently, related researches are compromised by three shortcomings, including modifiable areal unit problem, negligence of spatial network character of infrastructures and their heterogeneous influences, as well as the lack of scrutinization of micro-mechanism. This project is aiming to complement above aspects by asking two questions: firstly, how network character of infrastructure affects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heterogeneously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 sectors and regions? Secondly, what is the micro-mechanism that infrastructure impacting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this project will conduct four sub-topics: firstly, we will employ new geography model to expan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industrial effects of infrastructures; secondly, we will use spatial data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o evaluate the network character of infrastructure and spatial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further use buffer-zone analysis match the location of firms with infrastructures; thirdly, we will employ instrumental variable (IV) regression to identify the causal eff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rastructure and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firms as well as the regional and sectoral heterogeneity; finally, we will apply difference-in-difference (DID) combining IV methods to estimate the micro-mechanism with addressing endogeneity issues.

我国面临新常态下产业升级的严峻形势,基础设施建设被认为是有效的政策措施。相关研究和政策实践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问题仍显突出,主要表现为加总指标测算的地理单元错配,分析方法对空间网络特征和异质性的忽视,以及缺乏对微观作用机制的因果识别。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上述几方面进行补充,主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基础设施的网络特征对产业集聚在不同产业与地区上有何异质性影响?第二,基础设施产业集聚效应的微观作用机制是什么?为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将从四方面展开分析:第一,利用新经济地理模型拓展基础设施产业效应的理论研究;第二,利用GIS系统对空间微观数据测算基础设施网络指标与产业集聚度,并通过缓冲区分析匹配基础设施与企业区位;第三,利用工具变量法识别市县基础设施网络指标与产业空间集聚度的因果关系,充分考虑基础设施、产业与地区的异质性作用;第四,利用倍差法、工具变量法等准实验方法考察基础设施产业效应的微观作用机制。

项目摘要

理论上,交通设施的改善可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促进企业间贸易。本研究根据Chaney(2008)和Melitz & Redding(2015)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可变贸易成本下降对异地与本地贸易的影响。在实证部分,本文利用福建省企业增值税发票微观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高速公路联通对企业销售有显著的区域转移效应,即将企业的本地销售转向通过高速公路的异地销售,而且这种转移既体现在平均销售额(集约边际)也体现在贸易伙伴的数量(扩展边际)上。同时,交通改善还提高了销售企业的平均生产率水平,这与Melitz(2003)的结论相符。在稳健性检验部分,本文利用替代样本分别考察了新建企业、营改增与自贸区政策的影响,利用IV处理了高速公路修建的内生性问题,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进行了安慰剂检验,都表明结果是稳健的。最后,本文对企业的异质性贸易效应进行分析,发现企业的高速入口变量有显著的衰减效应。在对不同两位数行业的异质性分析中,本文发现交通改善对制造业行业影响最大,服务业则大多不显著。.在促进企业间贸易的同时,交通改善还能够促进产业间的分工合作,进而形成区域乃至全国性生产网络。本文利用企业增值税发票数据构建了产业链关联变量,并测算了区域与行业生产网络的网络特征,以此考察了高速公路的影响。首先,本文发现无论以供方还是需方企业作为观察对象,高速公路均促进了产业关联密切的企业间贸易,同时也促进了产业内贸易,从而加快了产业间与产业内的分工合作。其次,本文对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间的贸易推拉作用进行了识别,无论是利用普通的OLS估计,还是利用交通改善构建的IV估计,都发现上游企业贸易对下游企业贸易有显著推动作用,且这些作用主要由制造业作为上游时产生的。最后,本文分别构建了区域生产网络与行业生产网络,并分析了贸易转移的方向。结果发现,交通改善对生产网络在市县间的重新配置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促进了供、需方企业贸易伙伴行业多样性的提升,并将专业化分工薄弱地区纳入到产业链中。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4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DOI:10.12198/j.issn.1673 − 159X.3895
发表时间:2021
5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梁若冰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国制造业空间有效集聚研究:基于产业集聚与企业异质性互动的视角

批准号:7150319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孙元元
学科分类:G0309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理论:集聚特征、成因机制、区位模型与引导方法

批准号:5177842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栾峰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知识网络协同及复杂系统模型研究

批准号:7187402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高长春
学科分类:G0408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淘宝村空间集聚、产业升级及其共同演化机制研究

批准号:41901146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林娟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