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主要林区白粉菌分类与分子系统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60051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1.00
负责人:白露超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青海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宁,李强峰,宝勒尔,李振倩
关键词:
青海林区白粉菌系统发育区系分类学
结项摘要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forest disease area is expanded year by year, powdery mildew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thogen leading forest disease, seriously imperil the safety of natural stands and plantations; creatures have an unique and complex biological diversity of The Qinghai Tibet Plateau, bu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agile and biodiversity is under threat, study on the biodiversity in the specific forest have important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as soon as possible, .So far, Qinghai short of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axonomy and phylogeny of powdery mildews, forest plant powdery mildew is blank, therefor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powdery mildew in Qinghai forest, research on taxonomy and phylogeny of powdery mildews to found powdery mildew the characteristics, occurrence rules and damage of Qinghai forest, can provide the basic data for fungus diversity research and controlling powdery mildews in the Qinghai forest region.

近年来,我国森林病害发生面积逐年扩大,白粉病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病原主导性森林病害,严重威胁天然林及人工林的安全;青藏高原的生物具有独特性和复杂多样性,但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且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尽早展开特有森林中包括菌物在内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学意义;青海迄今没有白粉菌分类及其系统发育和区系分析的研究,有关森林植物白粉菌的研究更是空白,因此,全面展开对青海主要林区白粉菌的系统调查和深入研究,对其种类进行全新的鉴定分类与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探明青海森林白粉菌区系特征、发生规律及危害的程度,解决青海森林菌物本底不清的问题,为青藏高原菌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奠定科学基础,也为森林病害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白粉菌是世界广布的一类重要植物专性寄生真菌,可侵染多种植物,病害流行时对农作物、蔬菜、果树的产量及质量有重大影响。为了明确青海省主要林区植物白粉菌的种类、分子系统发育和区系组成,本研究从2016–2019年对青海省主要林区白粉菌进行调查和采集,获得白粉菌标本625号,运用白粉菌的形态学与rDNA-28S、rDNA-ITS系统发育分析结合的方法对青海省主要林区白粉菌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了青海省主要林区植物白粉菌区系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依据国际新的白粉菌分类系统,运用形态分类学与rDNA分子系统发育相结合的方法,共采集鉴定出青海省主要林区植物白粉菌5族、7属、49种。其中1个中国新纪录记录种,9个寄主新记录,寄主涉及植物31科、66属、100种。.2、明确了青海省林区白粉菌的分子系统学关系。分别构建了白粉菌rDNA–ITS和rDNA–28S系统发育树,将供试白粉菌青海主要林区白粉菌分为5族、7属,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结果与形态学鉴定分类结果相一致,再次证实了国际白粉菌分类理论与方法的合理性。.3、区系分析表明,青海省主要林区白粉菌以白粉菌属最多,共24种,占总数的49.0%,为优势属,其次为单囊白粉菌属22.4%,高氏白粉菌属 12.2%,球针壳属8.2%,其他属共占8.2%。从寄主植物分析来看,菊科植物16种,占到16.2%,其次是蔷薇科占12.1%,豆科11.1%,以上三科为青海省林区白粉菌的主要寄主类群。白粉菌在青海的垂直分布明显,采集的绝大多数白粉菌均出现在中山针阔混交林中,亚高山灌丛次之,高寒草甸采集种类最少。菌物多样性与植物多样性相同,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降低。表现出青海林区白粉菌区系与比邻地区的交汇、过渡及其独特性。本研究为青海省林区菌物多样性研究、森林白粉病防治提供了基本资料。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DOI:10.6046/gtzyyg.2020.01.32
发表时间:2020
3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DOI:10.13225/j.cnki.jccs.xr21.1686
发表时间:2022
4

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鉴定及其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作用

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鉴定及其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作用

DOI:10.7522/j.issn.1000-694X.2021.00001
发表时间:2021
5

一株嗜盐嗜碱硫氧化菌的筛选、鉴定及硫氧化特性

一株嗜盐嗜碱硫氧化菌的筛选、鉴定及硫氧化特性

DOI:10.13344/j.microbiol.china.191070
发表时间:2020

白露超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戈洛文白粉菌族真菌的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

批准号:3147015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刘淑艳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9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中国白粉菌属分子系统学研究与DNA条码基因筛选

批准号:3117001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刘淑艳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球针壳属白粉菌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批准号:3167002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刘淑艳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北方林区裸菌资源调查及分类研究

批准号:39070010
批准年份:1990
负责人:李玉
学科分类:C0106
资助金额:2.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