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质量恒星形成过程中的化学演化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50303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1.00
负责人:喻耐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何丽萍
关键词:
星际分子大质量化学演化恒星形成区分子云核
结项摘要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a lot of progress has been done in the study of massive star formation. However, the formation of high-mass stars is far less clear than their low-mass counterparts. Many questions are still controversial. Both chemical models and observations tell us that chemical composition is sensitive to evolutionary stages.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molecular gas is thought to evolve due to the physical changes that occur during the star formation process. As material collapses and gets ionized by central young stars, densities and temperature rise, leading to the production and destruction of different molecular species. For example, the formation of CH3OH is inefficient in the gas phase, it must be formed by the hydrogenation of CO on grain surfaces in the prestellar core stage, and sublimated to the gas phase as the core is heated by the protostar. Based on multiwavelength sky surveys, we try to divide star formation regions (IRDC, EGO and RMS) into different evolutionary stages. And find chemical properties in different stages by molecular line observations. We also try to find chemical clock which will be vey useful for the study of star formation.

通过最近二三十年的努力,大质量恒星形成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对它们的研究还远远落后于中小质量恒星,很多问题还存在争议。恒星形成过程可分为不同演化阶段。化学模型和对中小质量恒星的观测都告诉我们,恒星形成区表现出的化学性质跟它们所处的演化阶段很敏感。因为不同的演化阶段对应不同的物理环境,不同的物理环境又会形成/激发不同的分子。比如早期CH3OH不能在气态下有效生成,它们首先在尘埃表面形成,当原恒星形成后,加热云核使CH3OH升华,因此“热核”阶段丰度很高。本项目将利用国外从红外到射电的多波段巡天数据,对几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样本(红外暗云,EGO和RMS源)进行不同演化阶段的划分,再利用国内外的毫米/亚毫米波望远镜进行多分子谱线观测,研究总结出各个阶段特有的化学性质,找到一批所谓的“化学时钟”,为将来化学模型提供依据,也为更大样本的研究做铺垫。

项目摘要

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四部分:.1. 选取了87个RMS(Red MSX Source)大质量恒星形成侯选体, 用MALT90数据计算分析了这些源的N2H+, HC3N, C2H等分子的丰度,研究了不同分子的化学演化规律和相互之间的关系;.2. 从MALT90数据库天选出明显存在HNCO分子谱线的数据,分析研究了HNCO与不同分子(HC3N, SiO, HNC, 13CS等)的关系,发现HNCO与SiO关系最密切,提出HNCO这个分子主要由低速激波触发。.3. 研究了N2H+这个分子在六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化学演化,发现当尘埃温度低于27K左右的时候,这个分子的化学丰度随尘埃温度的升高而增长;当尘埃温度高于27K的时候,这个分子的化学丰度随尘埃温度的升高反而下降。接着我们把研究成果与前人的化学模型做了比较,发现有吻合的地方也有与理论预言不吻合的地方。.4. 对纤维状结构分子云G341.244-00.265进行了多波段的研究,研究了这一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发现化学性质与内部恒星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4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5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DOI:10.11842/wst.2017.02.019
发表时间:2017

喻耐平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不同演化阶段的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化学特征

批准号:1130309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渊
学科分类:A1501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分子天体化学研究

批准号:1137302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秦胜利
学科分类:A1501
资助金额:9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大质量恒星形成研究

批准号:10873037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江治波
学科分类:A1502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大质量恒星形成早期的尘埃与分子气体

批准号:10373025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毛瑞青
学科分类:A1502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