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内容:根据湘、资、沅、澧四水水域河床和生态地理环境特点,分别在四水水域不同区段设立调查点, 采用动物分类学、生物统计学等技术方法,对四水水域现有鱼类资源的物种组成、生态类型、地理分布与季节变化、鱼类多样性、均匀度及优势度以及主要经济鱼类的渔业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分析。研究意义:明确湘、资、沅、澧四水水域现有鱼类资源种类、区系特征、生态类型与地理分布,揭示四水水域现有鱼类物种资源多样性,为四水水域鱼类资源的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湘、资、沅、澧水是贯穿湖南全境的四大河流,它们连洞庭湖,入长江,是长江流域鱼类重要的栖息、繁殖和越冬场所,也是长江流域鱼类的天然种质资源库,对长江水系鱼类资源多样性的维持或补充有着重要作用。自1980年出版的《湖南鱼类志》比较详细的记载了160种湖南鱼类之后,30年来,除洞庭湖外,有关湘、资、沅、澧四大水系的鱼类资源及多样性研究尚未见系统的更新报道。于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分别在湖南境内湘、资、沅、澧水的不同江段设立采样点进行鱼类资源全面调查,并对部分野生经济鱼类的形态及核型进行了分析,旨在了解湖南湘、资、沅、澧四大水系的鱼类资源现状,探明四大水系鱼类物种多样性规律,研究结果对四大水系乃至长江水域渔业生态环境的改善、鱼类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四大水系共采集鉴定鱼类144种(包括引进种7种,湖南鱼类新纪录3种,拟鲿属未知种1种),隶属9目23科81属。其中湘江鱼类120种,隶属9目19科74属;资江鱼类82种,隶属6目18科52属;沅水鱼类105种,隶属8目22科69属;澧水鱼类95种,隶属8目19科59属。. 四大水系鱼类种类组成以鲤形目鱼类为主(93种),占总种类数的64.58%。其中又以鲤科鱼类为最大类群,湘、资、沅、澧水鲤科鱼类种数占各水域鱼类总种类数的比例分别是:55.83%、48.78%、52.38%和50.53%。. 四大水系鱼类群落相似性系数介于0.55-0.72之间,为中等相似。鱼类多样性春、夏季高于秋、冬季,下游江段高于中、上游江段。. 四大水系鱼类在洄游、摄食、栖息习性等生态类型上呈现多样化特征。. 调查了沅水和澧水各江段的渔获物组成,不同江段渔获物组成存在差异,其中沅水的渔获物产量和规格以五强溪水库较高,其它江段鱼类小型化明显;而澧水各江段主要以鲤、鲫、鲇、黄颡鱼等湖泊定居性或山溪流水性鱼类为主,“四大家鱼”等洄游性鱼类所占比例极低,鱼类小型化现象也很明显。. 对洞庭湖水系鲫、鲤、吉首光唇鱼、麦穗鱼、黄颡鱼、长须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大鳍鳠、白边拟鲿、司氏鱼央、中华沙塘鳢、大眼鳜、斑鳜、乌鳢、月鳢等鱼类的形态特征及染色体组型进行了研究,为这些鱼类的系统分类与进化研究、遗传育种实践、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提供理论数据和指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广西洞穴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
黔渝湘鄂地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湖南省蜘蛛目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及该目动物志的编著
广西涠洲岛珊瑚礁鱼类物种多样性及重要指示物种的生物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