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一直是遗传学和育种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科学问题。皱纹盘鲍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养殖品种之一,其生长相关性状的定位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初步定位得到了部分相关位点,但受限于作图群体和分析手段,定位分析的精确度有限。为进一步揭示生长性状的遗传机制,本项目拟采用荧光微卫星和SNP标记扫描皱纹盘鲍三代全同胞半同胞F2资源群体,构建其生长相关连锁群精确度较高的图谱,并结合生长数据进行定位分析。通过评估各个位点的效应,识别与性状相关的标记,为下一步克隆相关基因、转基因操作以及培育新品种提供操作位点和理论基础。为确保F2资源群体的成功制备,本项目拟尝试构建皱纹盘鲍多重微卫星PCR体系用于该群体构建过程中的亲权鉴定。本研究利用F2资源群体对皱纹盘鲍进行生长性状QTL定位是一种创新性尝试,有利于深入探索皱纹盘鲍的生长性状的遗传机制和作用原理。
皱纹盘鲍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研究与生长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用于辅助传统育种,是提高皱纹盘鲍产量的一个有效解决方案。本项目首先构建了皱纹盘鲍多重微卫星PCR体系,建立了一种非致死的皱纹盘鲍高纯度基因组DNA微创提取方法。并以此为技术手段,建立了包含8个家系的皱纹盘鲍三代全同胞半同胞F2资源群体。利用36个微卫星标记对作图群体(6个F0个体,12个F1个体和1200个F2个体)进行扫描分析,构建了皱纹盘鲍遗传连锁图谱中第5连锁群(LG5)和第6连锁群(LG6),两个连锁群的全长分别为150.83cM和101.71cM,位点间的平均间距分别为8.87cM和5.98cM。与本研究者利用两个F1代皱纹盘鲍家系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相比,F2资源群体所构建的两个连锁群的长度分别提高了2.22倍和2.41倍。最后,结合F2资源群体的表型性状,对皱纹盘鲍的生长相关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得到了9个QTLs,其中4个QTLs达到连锁群显著水平(p<0.05),3个QTLs达到连锁群极显著水平(p<0.01),并分析了置信区间内各个QTL位点对该性状的作用方式和贡献率,找到与性状相关的标记,为下一步克隆相关基因、转基因操作以及培育新品种提供参考区间和理论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固溶时效深冷复合处理对ZCuAl_(10)Fe_3Mn_2合金微观组织和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皱纹盘鲍耐低氧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中国近海皱纹盘鲍自然和养殖群体遗传结构的比较研究
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营养生理的研究
养殖杂交鲍对皱纹盘鲍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