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CO2组分在钨元素迁移和富集成矿过程中所扮演的作用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结合江西淘锡坑钨矿床形成过程,强调采用高温高压下原位分析测试的实验方法,选取矿区内典型的黑钨矿和白钨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水热金刚石压腔开展黑钨矿(白钨矿)- CO2 - H2O和黑钨矿(白钨矿)- NaHCO3 - HCl - H2O两种体系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准确测定实验体系中钨元素的存在形式,深入探讨 CO2组分在钨元素迁移和沉淀过程中的作用。结合淘锡坑钨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综合分析CO2组分对淘锡坑钨矿床形成过程的影响。
利用水热金刚石压腔在100-500℃和0.2-2.0GPa下研究了水热体系中CO2组分对白钨矿(CaWO4)溶解度的影响。实验体系为CaWO4- CO2 - H2O体系和CaWO4- NaHCO3 – HCl - H2O体系。实验过程中通过不断改变流体样品的浓度和酸碱性,发现高温高压下CO2组分(或CO32-)在钨的迁移和沉淀过程中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温度和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随着CO2组分的增加,体系的pH值降低,白钨矿的溶解度增加,促进了钨的溶解和迁移;在CO2的浓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白钨矿的溶解度增加,而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下降,CO2大量出溶,溶解的白钨矿再次沉淀。同时,在高温高压下电解质(主要是NaCl)的溶解和CO2组分对流体的性质变化有很大影响,从而直接影响了钨元素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条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多酸基硫化态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电解水析氢应用
Tuning the subsurface oxygen of Ag2O-derived Ag nanoparticles to achieve efficient CO2 electroreduction to CO
Inconel625 高温合金J-C 本构建模
高温超导并联均流技术研究现状及问题概述
南泥湖-三道庄超大型钼钨矿床的钨成矿作用和钼-钨成矿关系研究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错那洞钨锡铍矿床成因研究
南岭早侏罗世锡(铁)成矿作用的背景与过程-以广东大顶大型矿床为例
南岭地区钨锡稀有金属元素富集、矿物结晶与成矿作用精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