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景观视角下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地方性建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60114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00
负责人:张蔼恒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苗学玲,陆立程,赖宁艺,毛志成
关键词:
旅游地地方性构建地方性地方
结项摘要

Place research regains its academic attention while the reflection against metrical geography is raised by neo-cultural geography. Scholars in human geography maintain that both subjectivity and experience should be valued and place should be used in knowing the world. The argument that placeness is social constructed have been tested and approved. ..The project will apply sociolinguistic approach and theory in sociology to investigate the multi-cultural community in tourist destination. Project’s aim will be focused on the process of placeness social construction in multi-cultural community with linguistic landscape as research object.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al groups and the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will be investigated in this project with purpose of finding out the effect of the interaction in social construction in terms of linguistic landscapes development and representation. Combining theory and research method in geography, anthropology and linguistic, the project intends to solve the problems such as how does place react to globalization?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ceness (re)constru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of multi-cultural destination? Humanism method will be introduced into this project to expand the subjects of research in placeness.

随着新文化地理学的兴起和对计量地理的反思,地方性研究重新获得了重视,强调主体性和经验的人文地理学主张人们透过地方来认识世界。地方性通过多重社会构建而成,其中语言作为构建中的力量之一应被重视。本课题以多元文化旅游地的语言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探索多元文化社区地方性构建的过程为研究目的,借助社会语言学理论,并结合研究问题,建立研究框架。通过结合地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多元文化主体互动、地方性建构的过程及其与旅游目的形象的相互构建为主体内容,进而研究多元文化社区的旅游发展路径。本课题主要解决多元文化旅游地的地方性是如何构建系的问题和旅游目的地形象与地方性之关系,在全球化语境下探索多元文化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引入社会语言学在人文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并拓展地方性研究的主体对象

项目摘要

全球化使地方被重新定义,全球化语境下的地方成为了地理学界重要的研究场域。地方不仅仅是一种存在,而是总处于不断被社会、制度和权力的建构之中。在全球化和流动性的情景下,地方如何响应?地方性如何在新情景下被建构?自1978年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各类旅游地蓬勃兴起,旅游地流动性强,充斥着“分化”和“变迁”。特别是一些多元文化聚集的旅游目的地,其所蕴含的地方象征和意义不断经历着建构、解构与重构,成为了研究地方性建构的绝好研究场域。本课题以旅游目的地的语言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全球化和流动性背景下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性建构。跨学科研究途径对于地方性社会构建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课题组使用社会语言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取向,通过语言景观作为研究客体,研究语言在地方社会建构中的作用。. 本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对阳朔、丽江和澳门等旅游目的地进行了实地的调研,运用人类学“在场”的视野透视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语言景观的构建过 程。具体通过观察、拍摄视觉材料、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搜集大量的一手资料,通过不同的理论角度进行解读。主要结论有两方面,(1)地方主体间的互动作为空间实践,共同建造了文化多元的语言景观。这是区别于以往语言学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单主体构建思维。在多元文化的旅游目的地,语言景观可能是主客深度交往这种社会实践的结果。通过结点分析,课题组也认为这种结果与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性构建形成话语循环,即语言景观既是空间实践的结果,同时也影响着后续的空间实践;(2)通过空间生产理论,课题组发现语言景观不仅是文化在空间表征的物质结果。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和空间实践主体会通过语言景观赋予其意识形态和文化意义。在空间生产理论中的三元分析中,丽江古城的语言景观是遗产保护意识和商业化共谋下的舞台化真实。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2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3

转移企业地方嵌入的论争与研究动向

转移企业地方嵌入的论争与研究动向

DOI:
发表时间:
4

基于骨架构建药剂真空预压法加固超软土试验

基于骨架构建药剂真空预压法加固超软土试验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18.04.017
发表时间:2018
5

具身实践下的地方认知:非表征理论与南京马拉松

具身实践下的地方认知:非表征理论与南京马拉松

DOI:10.11821/dlyj020180404
发表时间:2019

张蔼恒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旅游商品表征的旅游目的地地方性建构研究

批准号:41901182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卢凯翔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旅游场中的仪式:地方性视角下的西藏民族文化旅游体验研究

批准号:4177116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谢彦君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西部城市民族旅游社区地方性保持:多元认同的建构主义研究

批准号:4127115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白凯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文学旅游地的重构与地方性再造: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视角

批准号:4170114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姜辽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