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诸岛后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形成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65004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冯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海南省气象台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吴俞,符式红,许向春,赵付竹,林建兴,刘丽君
关键词:
概念模型特大暴雨后汛期热带海岛
结项摘要

The fault of forecast in rainstorm intensity result from the absence of knowledge to the rainstorm in the annually later rainy season in tropical island.The project is aimed to study the large-scale and meso-scale physical mechanisms of rainstorm formation in the annually later season on South Sea Islan,based on the four aspects:the Climatic Background and Circulation Features of autumn rainstorm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composite analysis of similar cases in past forty years,diagnoses of extreme cases,and difference analysis between intense cases and weaken cases,used by the data of buoy observation , MAMOS and Doppler Weather Radar data, satellite data.Through the research,we are attempting to get the forecasting factor and the forecasting model,resolve the difficulty in forecast operation,and further improve the ability of forecast and scrutiny in the extreme autumn rainstorm .

对低纬度热带海岛地区后汛期暴雨形成物理机制缺乏深层次认识,是暴雨强度预报失败的主要原因。本项目将围绕南海诸岛后汛期特大暴雨发生的气候环流特征,近40 年秋季特大暴雨的合成场环流特征,极端强降水个例的对比分析,不同强弱形势下秋季强降水的差异性对比等方面展开研究,对其中尺度动力学和热力学机制进行深入的、定量化的解释,并进一步探讨南海诸岛地形对后汛期特大暴雨的增幅作用,试图建立南海区域特大暴雨天气触发、维持的典型大气环流形势及中尺度环流结构概念模型。解决预报预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和问题,提高对该类极端降水事件的监测预报能力。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从气候背景、天气环流异常特征及南海北部偏东低空急流形成机制三方面,深入分析了南海诸岛(海南岛、西沙永兴岛、珊瑚岛)后汛期特大暴雨形成的机理。研究表明:南海诸岛汛期降水分布形态与中印半岛、华南其他各区存在差异性,双峰结构不明显,随着暴雨级别的提高,暴雨日分布形态的单峰现象愈加显著,峰值出现在秋汛期(9-10月)内。进入9月后,华南至南海北部地区处冬夏季风交替时期,由于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及北下冷空气的双重作用,东亚大陆和南海区域两地近地层温度的相对变化,加大了大气上升和下沉运动,使得东亚大陆负相对涡度及南海地区的正相对涡度均得以增强。由Biot-Savart定律可知,东亚大陆和南海地区之间相对涡度通量的加大必将于南海中北部对流层低层诱导出强的辐合风速,形成带状偏东风低空急流。低空偏东强风带在南海北部的出现和逐候加强是触发秋汛期出现强降水的关键原因。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过程对比分析发现其降水分布形态和高低层天气系统配置具有相似性,导致秋汛期暴雨出现强度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天气系统强度、位置的差异。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强个例的低空急流核位于海南岛东部近海上空,在水平方向上稳定少动,垂直方向和风速上则脉动剧烈。弱个例的急流核在水平方向上东西振荡明显,在垂直高度和风速上变化很小。秋汛期暴雨强个例的水汽主要由偏南风、偏东风和东北风三支气流输送而来,既有经向输送也有纬向输送,弱个例的水汽以经向输送为主,多为偏东气流所致。本项目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南海诸岛后汛期特大暴雨形成的气候背景和天气机理,加深了气象工作者对该类天气的认识,提高了对该类极端降水事件的预测能力。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后掠叶片锯齿尾缘宽频噪声实验研究

后掠叶片锯齿尾缘宽频噪声实验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2
2

灾后重建地区的经济韧性测度及恢复效率分析:以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为例

灾后重建地区的经济韧性测度及恢复效率分析:以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为例

DOI:
发表时间:
3

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变形源、变形传递与轨道不平顺控制方法

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变形源、变形传递与轨道不平顺控制方法

DOI:10.3969/j.issn.1001-8360.2020.12.017
发表时间:2020
4

健骨颗粒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健骨颗粒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DOI:10.3969/j.issn.1006-7108.2021.12.018
发表时间:2021
5

2型糖尿病伴认知障碍者后扣带回的 静息态fmri研究

2型糖尿病伴认知障碍者后扣带回的 静息态fmri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6

冯文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076018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20774059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876121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0573001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471105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华南前/后汛期降水异常与印度洋海温异常的联系与机理

批准号:41905061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金大超
学科分类:D0502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大别山地形动力、热力作用对极端降水天气事件形成的影响

批准号:4177505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其伟
学科分类:D0504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南北半球大气相互作用对华南地区汛期极端降水影响的研究

批准号:40975044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魏凤英
学科分类:D0502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夏季江淮流域极端异常降水事件的年际、年代际变化机理

批准号:40975022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张庆云
学科分类:D0501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