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氮沉降导致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降低的主导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87045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9.00
负责人:田秋英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文超,聂宝,张璐璐,马鹏飞,李娟
关键词:
氮沉降敏感性生物多样性生理响应适应策略
结项摘要

Enhanced deposition of atmospheric nitrogen (N), as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 has great impacts on biodiversity,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cosystem. Temperate grasslands in northern China exhibit greatly sensitivities to N deposition, because of the long-term limitation of N availability. There have been numerous studies on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effect of N deposition on plant diversity, which mainly based on the hypotheses drawn from statistical analysis. Previous studies were relatively lack of direct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erefore, it is not clear for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se mechanisms due to the trade-off among the factors. In this study, we will further study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ynamics of plant community in response to N deposition and the dominant mechanisms of N deposition-driven phased loss of plant species in grassland ecosystem by these experimental platforms including short-term N addition, long-term N addition, control of soil acidification and pot experiments. The outcome of the project will advance our knowledge on grassland ecosystem response to N deposition under background of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Moreover, this research will be useful for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grasslands.

大气氮沉降导致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降低,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我国北方温带草原由于长期受氮有效性的限制,因此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表现十分敏感。以往关于氮沉降导致植物多样性降低的机理研究主要基于数理统计的各项假说,缺乏相对直接的实验证据,导致各因素间相互交叠。本项目通过短期、长期氮添加试验,土壤酸化控制试验,并结合盆栽试验,研究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对氮沉降响应的时空动态,从不同的时空角度阐明氮沉降导致植物阶段性丧失的主导机制,系统揭示大气氮沉降导致植物多样性降低的作用机理。以期揭示和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草地生态系统的响应,为自然草地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范围内大气氮沉降的增加,导致我国北方温带草原植物多样性降低。以往关于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地上过程,对于地上与地下的互作机制尚缺乏系统研究。本项目通过长期野外定点监测,明确我们北方温带草原对大气背景氮沉降响应的敏感性。通过野外多个养分添加试验平台,同时结合盆栽模拟,研究植物群落和土壤属性对氮富集响应的动态变化;对比分析不同植物功能群在氮富集条件下的丧失频率;阐明植物根际过程在氮富集条件下对植物地上养分累积的调控作用;解析不同植物根际鞘属性对氮富集的响应差异及其参与调节植物地上响应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 与气候因子相比,长期低水平的大气氮沉降是驱动我国北方温带草原植物多样性降低的关键因素;不同植物物种对氮沉降的响应不同;2) 大气氮沉降导致的植物多样性降低呈现阶段性和地下驱动性的特征:在氮沉降的不同时间维度上,物种丧失的主导机制不同。早期氨毒害、中期金属离子毒害和后期养分富集驱动的植物分生器官的再生分别是氮沉降导致草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丧失的关键机制;3) 氮沉降背景下,杂类草与禾草根土界面过程的差异响应是导致其叶片元素累积及化学计量差异的重要因素。与禾草相比,杂类草根系在氮富集条件下具有较强的酸化能力、较强的磷酸酶和有机酸分泌能力,导致杂类草叶片积累较高的磷和锰;4) 与杂类草植物物种相比,禾草的根系能形成较大的根际鞘,并且随着氮添加水平的增加,其根际鞘逐渐变大;禾草的根际鞘通过调节根际土壤的理化属性、生物学属性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增加禾草对氮富集引起的环境胁迫的耐受性。这些研究结果系统揭示了大气氮沉降导致草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降低的作用机理,为深入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的草地生态系统响应提供了新认识。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5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DOI:10.6052/1672⁃6553⁃2017⁃059
发表时间:2018

田秋英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大气氮沉降在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的运移规律及其对氮富集的响应

批准号:3167048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盛文萍
学科分类:C030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氮沉降背景下枯落物对松嫩草地植物多样性及稳定性的作用机制

批准号:3177052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德利
学科分类:C0308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大气氮沉降在农田氮输入中的作用及植物有效性

批准号:40675006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同延安
学科分类:D0505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及其机制

批准号:31572458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牛得草
学科分类:C1602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