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人类最致命的癌症之一,约占成人恶性脑肿瘤的三分之二。肿瘤的血液标志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GBM目前仅有几种可能的标志物报道,尚无有效的预测疗效、复发和预后的血液标志物。我们前期研究了致癌基因IGFBP-2在血中的表达及其诊断和预测预后的意义,近期又用细胞因子芯片筛出了对GBM具有诊断意义的血浆标志物谱。目前临床上最为急需的是能够预测预后和实时监测治疗疗效指导临床治疗的标志物,因此我们拟进一步筛查能够预测GBM患者存活期和实时监测治疗疗效的血浆标志物谱,收集患者血浆、肿瘤组织和临床资料,采用细胞因子芯片高通量筛选与患者预后及术后监测肿瘤进展的细胞因子谱,经内部验证后进一步多中心扩大样本验证,以期得到能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的血浆无创性标志物。
脑胶质瘤是人类最常见的脑肿瘤,恶性度高,预后极差,目前临床尚无可用的血浆/血清学标志物。在课题的支持下,我们按照课题计划收集脑胶质瘤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期间和肿瘤复发后的血浆,建立了标本库和患者资料库,定期对患者随访。截至2013年底,共收集标本500余例,随访率大于80%。我们采用先期收集的200余例标本进行了蛋白芯片和ELISA的实验,有了一系列发现:. 我们采用蛋白芯片检测了45名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血浆中120种细胞因子的浓度,与患者临床信息结合,筛选出了10个与预后最为相关的细胞因子,其中4个与不良预后相关(IL-15,MCP-1,GDNF,IL1R4/ST2),6个与预后好相关(IGFBP-6,MIP-1delta,ICAM-3,IL-7,MIP-3beta,sgp130)。进一步我们将这10个细胞因子在260名胶质瘤患者血浆中进行了验证,并通过生物统计学方法将此10个细胞因子缩减为4个。我们发现这4个因子(IL-7,IL1R4/ST2,MIP-3beta,sgp130)组成的细胞因子谱与恶性胶质瘤的预后显著相关,其预测强度甚至强于肿瘤级别。此结果发表于2013年Journal of Neurooncology上。本研究所涉及的细胞因子绝大多数为在脑胶质瘤中首次报道,为迄今为止对脑胶质瘤血浆细胞因子最为全面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生物学意义奠定了基础。. 同时,通过检测血浆中其他的因子IgE,MMP-9,TIMP-1,IL-4等,我们陆续发现了与脑胶质瘤预后、诊断、治疗反应相关的一系列标志物,结果分别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和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上。. 由于众所周知微量元素锌在脑的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明确锌和锌的转运蛋白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我们查询了脑胶质瘤的公共数据库REMBRANDT和CGGA中14种锌的转入蛋白(ZIP)和10种锌的转出蛋白(ZnT)与肿瘤级别和预后的关系,接着在34例自己单独收集的脑胶质瘤标本中又进行了验证,发现ZIP4与脑胶质瘤的级别和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此结果发表在2013年Neuro Oncology上。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 SFTA1P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预测研究
恶性胶质瘤血清miRNA分子标志物的筛选、鉴定
体外三维脑组织模型中胶质母细胞瘤侵袭机制的相关研究
LncRNA HOTAIR 负调控 miR-217 促进脑胶质母细胞瘤生长及其机制研究
白癜风血浆microRNA潜在标志物筛选及调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