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及近岸海域中汞的污染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097710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8.00
负责人:史建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可刚,王振华,曲广波,阮挺
关键词:
历史变化珠江口生物富集
结项摘要

研究河口及近岸海域中汞的迁移转化过程对于了解区域环境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珠江三角洲环境污染物的一个重要的"汇",珠江口及近岸海域正面临着严重的化学污染,近年来各种污染物的含量都明显增加。初步研究表明,该区域存在着潜在的汞污染,并对居民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本项目拟针对该特定区域,对主要河口汞的形态分布进行研究,阐明汞由河口向珠江口及近岸海域的传输、迁移和沉降过程及对该区域汞污染的影响;通过对沉积物年代的分析,研究沉积物中汞含量及输入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对重要渔港的研究,明确该区域鱼体中汞的主要富集途径及影响因素,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价;为全面了解珠江口及近岸海域汞的污染状况及制定有关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海洋环境是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个重要源和汇。河口及近岸海域是汞污染向海洋环境迁移的重要环节,而且受人为活动影响更为频繁,导致汞的迁移转化和生物富集过程更为复杂。因此,研究河口及近岸海域中汞的迁移转化过程对于了解区域环境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珠江三角洲环境污染物的一个重要的汇,珠江口及近岸海域正面临着严重的化学污染,近年来各种污染物的含量都明显增加。本项目针对珠江口及近岸海域这一特定区域,对沉积物中汞的时空变化及可能来源进行了研究,证实了珠三角的人为排放是沉积物中汞的主要来源,沉积物中汞含量变化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而且珠江流入并不是该区域汞的主要迁入途径。海水养殖区表层沉积物中总汞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点,但甲基汞含量却低于对照区。养殖鱼体中总汞和甲基汞的含量与品种、体积和重量等相关,肌肉中总汞含量低于肝脏和鱼鳃,但是甲基汞含量明显高于肝脏和鱼鳃。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DOI:10.14075/J.gg.2016.11.015
发表时间:2016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利用近岸海域海豹代表种群研究全氟化合物污染暴露的大尺度时空变化趋势

批准号:42007287
批准年份:2020
负责人:孙嘉辰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珠江口及近岸南海哺乳动物中氯化石蜡的生物累积特征、污染源解析和大气输送影响

批准号:2157714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曾力希
学科分类:B0601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近岸环流及其作用下排海污染物运动模型的研究

批准号:50709004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唐军
学科分类:E09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近岸污水排海影响区域潮间带生态系统的变化及机制

批准号:40006007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翟雪梅
学科分类:D06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