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广谱、高抗稻瘟病的地方品种黑壳子粳与感病品种苏御糯杂交,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经多菌系分别接种鉴定出该材料携带多个抗稻瘟病基因,其中位于第11染色体长臂的Pi-hk1(t)与SSR标记RM7654的遗传距离为0.4cM。本项目根据水稻基因组信息,开发基于PCR的分子标记,利用重组自交系及两侧标记发生重组的RIL抗病家系的回交群体,精细定位Pi-hk1(t)基因。在锁定的目标区间分析ORF、启动子序列以及稻瘟病菌诱导下的表达,筛选候选基因,采用长片段PCR、重叠PCR等方法克隆候选基因和稻瘟病菌诱导下了克隆侯选基因全长cDNA,构建表达载体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感病水稻品种进行侯选基因的互补实验,获得转基因抗性植株。项目研究期间,发表论文3-4篇,其中SCI论文2篇,申报专利1项,培养研究生3-4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水稻抗稻瘟病主效QTL的精细定位和克隆
水稻抗稻瘟病新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水稻抗稻瘟病新基因的定位和累加
水稻抗稻瘟病相关基因Ptr(t)的克隆与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