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河谷川道与盆地平原是本区人口密集和城镇相对集中的区域,同时是区域粮食生产基地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地带。但是,这些地区城市化、工业化的加快而成了人类对区域生态影响最强烈的地带。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景观格局、土地生态功能产生剧烈的变化,环境灾害不断发生,区域生态健康与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并潜在着更大的生态危机,严重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本项目从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综合现代"3S"技术和实地调查方法,分析本地区近30年来土地生态安全的时空变化特征,变化过程,从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建立土地生态经济账户,构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变化和预测模型,评估和预报区域发展中的生态风险。并利用土地生态学、土地经济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位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与途径。这对西部经济社会中心地带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西北黄土高原台塬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安全动态分析
汉江中下游河谷平原土地沙化空间格局动态监测及防治区划研究
基于LUCC扰动影响的成都平原土地生态安全维持机理
松嫩平原西部生态安全评价及其土地利用影响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