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的功率超声珩磨临界型颤振基础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097526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8.00
负责人:祝锡晶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北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爱玲,吴秀玲,王建青,成全,孙旭东,邵云鹏,刘国东,陆志猛
关键词:
功率超声珩磨临界型空化效应颤振
结项摘要

功率超声珩磨颤振系统不仅包含物理磨削过程和机械振动环节,而且还包含高频振动和超声波传动系统,是一个典型振动波叠加系统。因此功率超声珩磨颤振机理的研究内容涵盖动态磨削物理过程及几何规律、机床振动、超声波振动等技术。目前功率超声珩磨加工中出现的临界型颤振现象的理论研究国内外还未见报道。本项目主要针对临界型颤震现象,借助动力学中的多自由度系统理论、断裂力学中的能量平衡理论、控制理论等,从运动学、动力学角度,建立功率超声珩磨加工的多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功率超声珩磨运动特点,揭示功率超声珩磨临界型颤振的微观及宏观机理;研究空化效应对功率超声珩磨临界型颤振机理的影响;设计专用试验装置进行功率超声珩磨临界型颤振在线监测,通过功率超声珩磨加工表面试验研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功率超声珩磨临界型颤振振痕,探讨功率超声珩磨颤振的抑制手段。本项目在研究功率超声珩磨机理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科研价值。

项目摘要

颤振机理的研究对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本项目中,首先以单颗磨粒为研究对象,从位移、速度、加速度角度研究了功率超声珩磨临界型颤振的微观运动特点。以珩磨油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功率超声珩磨的宏观运动特性:分离特性;冲击特性;变速特性;往复熨压特性。分别建立了切厚效应、速度效应、耦合效应下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以磨削区单个空化泡为研究对象,应用空化动力学、振动力学、流体力学、以及超声珩磨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功率超声珩磨磨削区单个、两个空化泡的动力学模型,并分别推导出磨削区单个、两个空化泡的辐射声压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空化泡在油石壁面附近的辐射声压。根据功率超声珩磨材料的去除特点分析了功率超声珩磨能量产生机理,研究了功率超声珩磨能量分配特点,建立了功率超声珩磨热的理论模型,针对功率超声珩磨的热力平衡方程进行解析,得到了功率超声珩磨加工过程中工件的温度场分布。在仿真分析基础上,进行了超声振动珩磨颤振捕捉试验,试验证实珩磨中压力的变化等能激发颤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3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超声空化与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功率超声珩磨磨削区微射流切削的基础研究

批准号:5127549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祝锡晶
学科分类:E0509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硬齿面齿轮超声波平行轴珩磨机理的研究

批准号:50475158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吕明
学科分类:E050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高超声速间隙不确定性机翼非线性颤振研究

批准号:5150548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钮耀斌
学科分类:E050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难加工材料孔超硬磨料高速高效珩磨技术的基础研究

批准号:5130520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杨长勇
学科分类:E050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