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中部的博斯腾湖(简称:博湖)是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其水资源储量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博湖水位自50年代有记录以来一直下降,1987年突然转为上升,至2002年水位升高了3.7m。为了阐明气候和水土开发对博湖流域水循环的驱动作用,本项目拟以1950年以来的气象水文资料为依据,研究河流流量与气候的关系;通过遥感资料和GIS技术,分析水土开发对博湖流域的水文及土地利用过程的影响,计算各种地表的蒸发散;通过地下水的定位监测,研究"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转化规律;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在博湖全流域范围(山区-焉耆盆地-湖泊)建立"气候-水量平衡"数值模型。在模型中把实际或假设的气候、水土开发情况作为已知条件,通过计算定量辨识博湖水位对气候和水土开发的响应,重现过去40年来水位变化的过程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预测未来50年博湖水位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合理水土开发带来的风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射流角度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基于相似日理论和CSO-WGPR的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青海湖水位变化对青海高原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机理研究
鄱阳湖季节性湿地水位变化与气候响应研究
博斯腾湖适宜水位与调控模式研究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博斯腾湖流域水资源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