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复合聚光太阳能光电光热综合利用系统关键问题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17844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裴刚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SaffaRiffat,李业发,YuehongSu,孙炜,焦冬生,李桂强,符慧德,王艳秋,郭超
关键词:
光电建筑太阳能复合聚光光热
结项摘要

基于太阳能光电光热(PV/T)综合利用的思路,针对传统PV/T中光伏电池成本昂贵以及常见的聚光技术不易与建筑相结合的问题,创新性地将透镜折射与曲面反射聚光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内壁透镜式复合抛物面聚光PV/T系统(LCPC-PV/T)。该系统可有效提高聚光比和接收角,大幅降低光伏电池用量和系统成本;另外,系统不需任何跟踪运动部件,可与建筑围护结构完全一体化,促进PV/T技术在建筑中的低成本、规模化推广应用。.本项目针对LCPC-PV/T 与建筑相结合的特点,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系统的复合聚光性能和光学结构优化;光电转换、光热转换、复合聚光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及相互影响;LCPC-PV/T 系统全年性能模拟以及系统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和经济性评估等问题进行研究,可为LCPC-PV/T的性能分析、结构优化及建筑应用提出指导性建议,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

项目摘要

本项目对新型复合聚光光伏光热系统中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按照研究计划,设计了一种高效的非跟踪型聚光光伏系统。具体包括:利用全反射原理、折射原理与镜面反射原理相结合优化了非跟踪聚光器的光学性能;分析了LCPC最佳聚光比、截取比、旋转角等参数,光学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研制了不同聚光比的非跟踪聚光光伏模块,通过光线跟踪和实验研究对比了不同聚光器的光学效率和聚光光强分布;搭建了LCPC-PV/T实验和测试平台;建立了系统动态光学数学模型、电效率模型及热效率模型;通过模拟和实验对比的方法,完成了系统数学模型的验证;揭示了系统光、电、热三者直接的耦合关系;预测了不同参数及气候条件系统的输出性能等关键问题;项目研究成果可为非跟踪聚光光伏光热系统的性能分析和优化提供指导,对其他聚光型太阳能利用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3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DOI:10.19964/j.issn.1006-4990.2020-0450
发表时间:2021
4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200093
发表时间:2020
5

铁酸锌的制备及光催化作用研究现状

铁酸锌的制备及光催化作用研究现状

DOI:10.19591/j.cnki.cn11-1974/tf.2019090011
发表时间:2022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太阳能光电-光热-辐射制冷综合利用中的基础问题研究

批准号:51906241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胡名科
学科分类:E06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可被动控光的太阳能聚光光伏/光热玻璃幕墙系统研究

批准号:5176601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冯朝卿
学科分类:E0607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新型高效太阳能聚光-半导体制冷膜蒸馏系统机理研究

批准号:5126600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杨晓宏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槽式聚光作用太阳能光电热耦合机理研究

批准号:50966004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李明
学科分类:E06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