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表面人体步态行为特性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7089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柳忠起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周前祥,郑晓慧,徐凤岗,黄冉,姜昌华,李云,俎小奇
关键词:
步态载人登月生物力学低重力
结项摘要

针对载人登月过程中需要确定人在月球表面低重力环境条件下行走规律和特性的技术需求,借助仿真技术与地面模拟实验装置,本项目将研究内容分为:(1)人的步态行为的运动学参数的研究,包括其髋、膝和踝部的关节活动角度变化规律以及步长、步宽、步频等空间参数的测量、分析与研究;(2)人的步态行为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通过建立动力学方程来研究人在月球环境行走时下肢各关节的力学特性,对下肢主要关节的受力和力矩等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和研究;(3)人在月球表面行走时的能量消耗与下肢相关肌肉群的活动度研究。研究完成后,将建立人在月球表面环境下的行为分析理论与舒适度评价方法。该成果可为载人登月航天服的设计与研制、月球作业人员的操作任务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项目摘要

月面行走是未来航天员等月后的一项最基本的人体行为,在月球重力环境下人体行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行为如何改变,在作业时下肢的疲劳状态如何测量和评价,能能量消耗与地面有何不同,这些都是在登月前应该重点研究的内容,针对这些问题本项目进行了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可以认为,月球行走时步幅、舒适步速、最大的竖直和水平方向跳跃的距离明显增大,攀爬变得容易的多,氧耗、心率和人的代谢率降低;通过人体负重行走的疲劳实验,开发了身体负重压力测量系统,建立了基于压力冲量的负重行走时肩部、背部、腰部及全身疲劳的疲劳评价和预测模型,可以为将来登月宇航员的背部负重设计提供参考;通过悬吊实验得出了人体着航天服和常服的人体各关节的活动范围数据和工作空间数据,为未来登月服的舒适性设计提供了数据参考;建立了下肢蹬踏疲劳评价的定量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月球表面行走疲劳,以及将来载人登月的任务负荷设计提供了参考。利用上肢拉伸试验,建立了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肌肉疲劳评价模型,为未来登月时进一步客观地对航天员作业疲劳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方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2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200093
发表时间:2020
3

能谱联合迭代重建在重度肝硬化双低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能谱联合迭代重建在重度肝硬化双低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9.04.012
发表时间:2019
4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内界膜的超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内界膜的超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DOI:10.3760/cma.j.cn115989-20190612-00257
发表时间:2020
5

低强度超声波对ABR处理低浓度污水效果及污泥特性的影响

低强度超声波对ABR处理低浓度污水效果及污泥特性的影响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0-2264
发表时间:2021

柳忠起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确定学习理论的人体步态识别研究

批准号:6130408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曾玮
学科分类:F030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人体足踝步态仿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批准号:8107123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王冬梅
学科分类:H2805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可穿戴人体步态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

批准号:6180307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仇森
学科分类:F0306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月球尘粒在电场中运动行为研究

批准号:40804032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孙志斌
学科分类:D0411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