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带理论、表面与界面理论以及光催化机理出发,通过对 TiO2纳米薄膜和复合微粒进行异质结构设计与制备工艺研究,探讨与TiO2相匹配的第二组分对结构形成、光催化剂晶粒大小以及带隙能Eg的影响规律,以期获得≤50nm的TiO2可见光光催化材料。结合TiO2异质结构纳米材料在紫外、可见光下的降解过程,研究其在光催化反应条件下的层间界面行为(例如:光的吸收、载流子的激发和输运、缺陷的形成、界面化学反应等),以认识和发现光催化反应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本课题围绕纳米光催化材料难以同时实现"小尺寸"与"红移"的难点问题,进行新的结构设计和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这对于解决光催化剂量子产率低、仅限吸收紫外光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对于促进物理、化学、材料、环境和能源等学科的综合交叉和融合意义重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异质界面可控的SrTiO3/TiO2纳米复合材料拓扑合成及生成机制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提高异质材料界面强度的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界面纳米气泡对TiO2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缺陷态对TiO2基纳米异质结光催化性能影响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