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草属植物物种形成机制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950001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8.50
负责人:阚志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石河子大学
批准年份:1995
结题年份:1998
起止时间:1996-01-01 - 199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钱良智,王中仁,陈文莉,马淼,魏凌基,李学禹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甘草属物种形成机制
结项摘要

甘草属物种形成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乌拉甘草、胀果甘草均属自花不孕专性异花授粉,却自交亲和,雌雄蕊异熟和两者空间位置是避免自花授粉相当完善的机制;并发现几个种花粉粒染色体有2-3对配对不规则和不配对的出现证明其杂交现象普遍存在;乌拉甘草染色体主要是小型,着丝点与端粒相近基因调动自由度小,相邻基因相互作用强,其基因多样性主要耒于基因突变的积累。该属植物形态学变化趋势与生态地理递度相关性明显,随干旱发展形成花叶各性状值趋小,荚果种子间缢缩明显,植株趋于低矮至平卧。该属遗传多样性指标均较高,胀果甘草复合体应用8种酶共13等位酶位点,居群中普遍存在杂合体过量;乌拉甘草产于石河子、伊宁、内蒙古居群也表现杂合体过剩。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5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阚志峰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国云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形成与遗传资源保护研究

批准号:30930072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刘建全
学科分类:C1608
资助金额:18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2

中国特有羌活属植物物种形成机制研究

批准号:3147040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忠虎
学科分类:C0208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中国薄荷属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

批准号:30600051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梁呈元
学科分类:C0208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中国芒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

批准号:31300998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黄红梅
学科分类:C060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