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属物种形成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乌拉甘草、胀果甘草均属自花不孕专性异花授粉,却自交亲和,雌雄蕊异熟和两者空间位置是避免自花授粉相当完善的机制;并发现几个种花粉粒染色体有2-3对配对不规则和不配对的出现证明其杂交现象普遍存在;乌拉甘草染色体主要是小型,着丝点与端粒相近基因调动自由度小,相邻基因相互作用强,其基因多样性主要耒于基因突变的积累。该属植物形态学变化趋势与生态地理递度相关性明显,随干旱发展形成花叶各性状值趋小,荚果种子间缢缩明显,植株趋于低矮至平卧。该属遗传多样性指标均较高,胀果甘草复合体应用8种酶共13等位酶位点,居群中普遍存在杂合体过量;乌拉甘草产于石河子、伊宁、内蒙古居群也表现杂合体过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中国云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形成与遗传资源保护研究
中国特有羌活属植物物种形成机制研究
中国薄荷属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
中国芒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