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食土行为广泛存在于放牧系统中,食土也是家畜获取矿物元素的重要途径。本项目在我们前期工作中发现冷季食土对牦牛矿物营养的影响要高于牧草的基础上,从牦牛食土问题出发,拟利用元素钛作为内源性标记物精确测定牦牛食土量;观察传统放牧条件下牦牛食土量在不同放牧季节、植被类型、土壤类型草地放牧的特征变化,分析牦牛食土量与植被群落特征的关系;研究土壤、牧草、畜体组织中矿物元素含量变化对牦牛食土量的影响,探讨影响牦牛食土行为的主要矿物元素,揭示传统放牧条件下牦牛的食土机制;分析牦牛食土量以及土壤矿物元素含量和组成,结合牧草中矿物元素分析,论证了牦牛食土的矿物营养功能和对矿物营养不平衡的潜在影响,为牦牛放牧生产实践中科学应用矿物元素添加剂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本项目从牦牛食土问题出发,利用元素钛作为内源性标记物测定牦牛食土量,研究了放牧条件下牦牛食土量与季节、土壤矿物元素及牦牛机体矿物营养水平的关系,探讨牦牛食土的营养学机制;通过钠的补充试验,揭示了元素钠缺乏是牧牦牛主动舔舐土的营养学驱动因子;通过牦牛食土量以及土壤矿物元素含量组成,结合牧草中矿物元素分析,探讨了食土对放牧牦牛日粮矿物营养结构的影响,揭示食土对放牧牦牛矿物营养水平的潜在影响,为牦牛放牧生产实践中科学应用矿物元素添加剂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改进了放牧牦牛食土量测定方法,将牧草元素Ti作为粪便元素钛的重要来源,发明了放牧家畜粪便收集装置,通过粪便全收集可准确测定牦牛每日排粪量,再结合牧草和土壤中Ti的含量可准确测算牦牛每日土壤摄取量。.研究发现放牧牦牛日均食土量620.45g,占日采食量比例9.57%;牦牛食土量季节差异性显著,表现为冷季普遍较高,而暖季相对较低,食土量的这种季节变化可能冷季牧草供给量不足有关,此外冷季较低的草地植被盖度及干枯牧草尘土吸附也可能是冷季大量食土的重要因素。.牦牛日干物质采食量及日干物质排粪量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性,5岁牦牛采食量较高,较高的代谢体重可能是其主要因素;年龄生理阶段同样影响牦牛食土量,低龄牦牛食土量及其与日采食量比重较高,低龄牦牛相对较高的营养需求可能是促使其食土量较高的重要因素。.土壤及牧草元素钛的含量具有显著的区域及草地类型差异性。同样放牧牦牛食土量也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可能主要与草地植被状况有关,较高的草场植被状况其食土量相对较低。.土源性矿物元素的摄入量占放牧牦牛总矿物元素摄入量的比例较高,其中许多元素的摄入量已超过从牧草中摄入的矿物元素量,食土已严重改变传统牧草型日粮矿物元素结构和组成。食土除可以供给相当量的矿物元素外,也可能会加重本已经过量元素摄入,如元素铁,因此放牧家畜生产实践中元素Fe再不作为补充内容。.食盐补饲可有效解决牦牛的主动舔舐土问题,但是其食土量并未减少反而呈现增加趋势,这也表明牦牛食土量主要来源并非主动舔舐土,牦牛所食土壤来源何处?被动食土是其主要来源?这也为后续项目的持续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试验还发现,食盐补饲可显著增加牦牛元素钠的营养水平,增加牦牛采食量及牦牛日增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青藏高原牦牛被动食土及其矿物元素补充的应用基础研究
黄山短尾猴食土行为及其适应机制研究
牦牛适应高寒营养胁迫的氮代谢机制
麦洼牦牛瘤胃营养生态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