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损伤是消化道疾病的共同始动环节,艾灸对胃黏膜损伤具有很好的修复作用,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然而艾灸对胃黏膜损伤修复效应的信号转导机制尚未明了。本项目通过观察艾灸大鼠胃经"梁门"、"足三里"穴对胃黏膜损伤的修复效应,采用蛋白质表达指纹图谱技术,研究艾灸对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相关细胞信号分子的差异表达及其信号转导规律和机制,探讨该修复效应与大鼠胃黏膜细胞内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中相关信号蛋白质的磷酸化修饰关系,并引入多元数据挖掘分析方法,以期揭示艾灸介导细胞内多种信息物质的传导规律,为更深入阐明艾灸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的全景式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复杂网络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从整体角度和细胞分子水平综合揭示经脉-脏腑相关的实质。
本项目以应激性胃溃疡大鼠为实验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胃经穴组和对照点组,采用泛抗磷酸化抗体蛋白芯片,应用蛋白质表达指纹图谱技术探讨艾灸参与胃黏膜损伤修复的全景式信号转导通路,从分子水平揭示艾灸效应的信号传导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艾灸胃经穴可显著降低胃黏膜损伤指数值,增加胃粘膜血流量,其效应强于艾灸非穴位,说明胃经穴与胃之间存在一定的特异性联系;艾灸可促进与胃黏膜损伤修复相关的血清蛋白质差异表达,其中血清中相对分子质量为3365 Da、3436 Da与9430 Da的蛋白质表达显著,说明这3个差异表达蛋白可能与艾灸引起的损伤修复作用特异相关;艾灸胃经穴可促进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粘膜细胞相关信号蛋白质的表达,5种化学芯片中共检测出17个标志蛋白质差异表达;Apoptosis Microarray Slides芯片结果显示:艾灸胃经穴可促进胃粘膜细胞Bcl-XL、Mcl-1、IAPs、Bcl-2蛋白质磷酸化水平上调,TNF、Fas、Bax、Apaf-1、Caspase-3、Caspase-9蛋白质磷酸化水平下调;Master Antibody Microarray Slides芯片结果显示:艾灸胃经穴组可促进胃粘膜细胞TRAF2、 Stat1、P53、Mkp-3、NF-KB 蛋白质磷酸化水平上调,MEK、Ras、P38MAPK、PI3K、PAK、B-Raf、ERK2蛋白质磷酸化水平下调,说明艾灸胃经穴可促进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粘膜细胞中多种信号蛋白质磷酸化的变化,可引起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等多条信号通路的激活,提示艾灸促进胃粘膜损伤修复机制是一个多通路的调节过程,是多靶点、多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TFF/PAR介导的ERK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艾灸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
艾灸足阳明经穴诱导热休克蛋白修复急性胃黏膜损伤机制的研究
艾灸预处理诱导HSP70经线粒体信号转导通路对急性胃黏膜损伤细胞凋亡干预机制的研究
从“腓总-孤束核-迷走”神经通路研究艾灸足三里穴对胃黏膜损伤的修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