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利用色氨酸代谢产物3-羟犬尿氨酸形成眼色素的分子机制尚未明了。家蚕第二白卵性状是因为3-羟犬尿氨酸生成眼色素阶段的基因突变所致,为了解相关的分子机制,建立家蚕第二白卵近等基因系为研究材料,利用抑制消减杂交、RNAi等技术,开展家蚕第二白卵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为开发家蚕转基因卵色标记基因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研究内容:1.第二白卵近等基因系建立;2.第二白卵近等基因系的抑制消减文库构建;3.候选基因与卵色性状的相关性验证(基因表达定量、受精卵转色的RNAi分析、蚕蛹复眼着色的RANi分析);4.目标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分析。 预期结果:获得一批在第二白卵近等基因系间差异表达的候选基因,明确其与卵色、眼色性状的相关性,获得与第二白卵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初步提出第二白卵性状相关基因作用的分子机制。发表学术论文3-4篇,其中SCI论文2篇,培养研究生3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家蚕茧丝产量性状相关基因的发掘及功能分析
白灵侧耳生长周期性状的关键基因发掘及功能验证
家蚕滞育卵氧化还原态调控机制的研究
家蚕造卵机制受激素调控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