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TiO2的光吸收率,从而提高其光催化效率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为此,人们设法使TiO2的光子吸收边红移(如掺杂),但这可能又会由于TiO2的禁带变窄而降低其光催化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本项目提出一种光子晶体/TiO2纳米晶复合膜光催化剂,利用光子晶体的光子局域效应,提高TiO2的光吸收率从而提高其光催化效率。方法是在常规TiO2纳米晶膜上复合一层光子晶体,并将其光子带隙的频带设计与TiO2的吸收边相同。当光从纳米晶层射入复合膜催化剂时,光子局域化会导致在光子晶体与TiO2 纳米晶的界面处,波长在光子带隙范围内的光显著增强,TiO2 纳米晶在吸收边附近的光吸收率显著提高,进而提高TiO2光催化效率。由于这种设计没有改变TiO2的化学组成和结构,TiO2光催化能力并不降低。该新型复合膜光催化剂的设计思路不仅适用于TiO2,而且适用于其它固体光催化剂,对大气净化、污水处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TiO2的光催化性能,人们设法使TiO2的光子吸收边红移(如掺杂),但这可能又会由于TiO2的禁带变窄而降低其光催化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本项目提出一种光子晶体/TiO2纳米晶复合膜光催化剂,利用光子晶体的光子局域效应,提高TiO2的光吸收率从而提高其光催化效率。方法是在常规TiO2纳米晶膜上复合一层光子晶体,并将其光子带隙的频带设计与TiO2的吸收边相同。合成光子晶体/TiO2纳米晶复合膜光催化剂的关键在于能制备大面积(可用于光催化反应)、宽禁带、高结晶质量和裂缝密度小(保证强的禁带反射光)的反opal光子晶体膜。为此,提出了室温漂浮自组装方法组装制备反opal光子晶体膜的模板。相比传统的自组装方法如垂直沉积法和重力沉降法,这种方法不仅具有制作简单、耗时少、适合制备大面积样品的优点,而且可用于在多孔的、粗糙的表面沉积胶体晶体。利用室温漂浮自组装法组装PS opal模板,然后用液相沉积技术填充去除模板制备了大面积、高结晶质量的TiO2和SnO2 opal光子晶体。联合室温漂浮自组装法和液相沉积技术, 开发了一种仅用单一尺寸微球的opal模板,通过控制不同的液相沉积次数使填充因子不同,从而成功制备具有明显宽光子带隙和双光子带隙的反opal光子晶体复合膜的方法。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项目合成了SnO2反Opal光子晶体/TiO2纳米晶复合膜光催化剂。以甲基橙和罗丹明B的光催化氧化降解为探针反应,研究了这种光子晶体/TiO2纳米晶复合膜增强光催化性能的可行性和效果,发现合成的复合膜光催化剂活性显著高于常规TiO2 纳米晶膜。当光从纳米晶层射入复合膜催化剂时,光子局域化会导致在光子晶体与TiO2 纳米晶的界面处,波长在光子带隙范围内的光显著增强,TiO2纳米晶在吸收边附近的光吸收率显著提高,进而提高TiO2光催化效率。由于这种设计没有改变TiO2的化学组成和结构,TiO2光催化能力并不降低。此外,利用液相沉积(LPD)技术对反opal光子晶体进行表面修饰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高连通性的光催化剂,这种经过LPD 处理之后的TiO2 反Opal 膜比未处理的膜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在项目的支持下,发表期刊论文11篇,其中有7篇被SCI收录,8篇被EI收录。申请发明专利3项。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4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聚丁二炔反opal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其多重响应性能研究
太阳光驱动上转换发光碳点/TiO2纳米晶体/TiO2光子晶体叠层复合膜光催化剂深度处理难降解煤化工有机废水
TiO2/SnO2纳米晶复合材料薄膜紫外光照下气敏机理研究
金属氧化物(TiO2、SnO2)纳米晶高能晶面的可控合成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