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在我国西北和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广阔,下垫面多戈壁和沙漠,地表蒸发能力非常强且降水稀少。在春、夏季节,这些地区由于缺乏水汽,天空少云并受到太阳强烈的直接辐射,地面温度很高,感热极强,被称之为欧亚大陆的"热垫"。如此强烈的热力作用,其年际、年代际变化有可能对东亚夏季风环流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东亚夏季风北边缘带位置的摆动。然而由于目前还缺少准确估算区域地面通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所以至今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地表感热通量的研究非常的少。本项目将利用卫星遥感的NDVI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与科学实验观测相结合估算得到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区域尺度拖曳系数CH,并进而较准确的估算出近几十年陆面感热通量,以此研究其年际、年代际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影响,以及对东亚夏季风北边缘带南北摆动影响的物理过程,为我国汛期旱涝预测和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涡轮叶片厚壁带肋通道流动与传热性能的预测和优化
青藏高原地表感热估算及对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和中国旱涝的影响
西北典型干旱区与东部季风湿润区感热通量的差异及其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东亚高空西风急流盛夏北跳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气溶胶辐射效应和海洋反馈作用对东亚夏/冬季风的影响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