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二阶段模式化学诱发小鼠肝癌模型的实验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60203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谢裕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帆,冷朝晖,李蕾,席玮,覃校松
关键词:
乙醇小鼠肝癌模型CCl4乙硫氨酸肝癌相关基因
结项摘要

在上一个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基础上延伸研究完善一种小鼠原发性肝癌动物模型。本项目模拟人肝癌发生发展二阶段模式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EN)一次大剂量激发,潜在致癌物(CCl4,乙硫氨酸)和乙醇连续促进作用,通过多种不同的药物配伍,优选出最佳方案,成功构建出一种肝癌发生率高,诱癌周期短,实验动物死亡率低,肝癌相关蛋白及相关基因稳定表达的理想的肝癌动物模型。并能阐明小鼠肝癌模型诱发肝癌过程不同时期肝癌标志物AFP、端立酶、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差异表达的时相。

项目摘要

本研究采用DEN大剂量激发为启动剂,CCl4、乙醇、乙硫氨酸为促癌剂连续促进诱发BALB/c小鼠肝癌二阶段模型,通过分成多种不同的模型组,构建小鼠AFP分泌性肝癌动物模型。通过筛选发现采用DEN启动,CCl4/乙醇连续促进的方法诱导的二阶段BALB/c小鼠肝癌模型操作简便,成瘤期短(20周),癌变率高(80%),死亡率低(12%)与人类肝癌发生发展相似,是研究肝癌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采用该最佳造模方法成功重复构建出C57BL/6小鼠肝癌二阶段模型。研究结果发现AFP和c-myc在诱癌过程中均呈逐渐增高趋势,与肝癌的发展相关,在肝癌形成后高表达。AFP和c-myc持续性升高的动态变化对于肝癌的干预和早期诊断有指导作用。N-ras和p53基因在实验诱发肝癌的癌前期病变均见高表达,提示上述基因参与了肝癌发生的启动过程。p16基因在诱癌第8周以前快速升高,12周以后为下降趋势,第20周低于对照组,提示在实验诱发肝癌过程中p16基因下调是肝细胞恶变的因素之一。ALB在诱癌过程中,其表达含量逐渐下降,表明诱发肝癌的药物及肝细胞恶变均可导致肝细胞的蛋白合成功能减退。PRX2和AKR1B10在诱癌第4~20周均呈高表达,且两者的表达水平呈同步升高;PRX2和AKR1B10 mRNA表达水平成正相关。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IL-2转基因模式建立及其对小鼠实体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批准号:39370333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曾民德
学科分类:H1818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化学物诱发小鼠先天性多囊肾畸形模型及其发生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30671774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张天宝
学科分类:H3007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CRISPR/Cas9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的成年小鼠肝癌模型建立

批准号:8157236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陈香梅
学科分类:H1801
资助金额:9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不同品系实验室小鼠肝螺杆菌感染的鉴定及A/J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批准号:30670300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王江滨
学科分类:C0408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