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研究中,为揭示金属中的"第三种动态应变时效"现象,首先拟选用两种典型材料(多晶体钒V和DH36),在这种时效出现的区域进行应变中断试样,通过系统的对中断后试样微观观察,以及与无这种时效的试样后续静、动态性能测试比较,检查时效后材料性能变化。结合已有的近20种金属(包括Bcc、Fcc、Hcp)在温度从77K到1000K,应变率从0.001/s到约10000/s,塑性应变超过约50%的原始试样结果,找出这种时效与温度、应变率和其他微观结构参数的关系;基于位错动力学和运动学、固体扩散、金属物理学等理论,以及结合微观分析与试验结果,揭示这种时效现象的机理;建立具有物理概念的第三种动态应变时现的本构方程。这些研究为金属在不同温度不同应变率下塑性流动行为研究和应用、金属塑性成型、加工、金属在很宽温度和应变率范围塑性流动本构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面心合金动态应变时效的微观机制
时效硬化铝合金椭圆螺旋挤压变形中的动态应变时效行为及其损伤机制研究
核动力堆用锆合金的动态应变时效机制研究
基于位错行为的稀土镁合金动态应变时效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