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氮化物InGaN/GaN非对称耦合量子阱(ACQW)并对其物理光学性能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氮化物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与一般的单量子阱或多量子阱相比,ACQW结构可以实现不同量子阱中载流子的隧穿注入,有利于实现较大的载流子密度和较高的发光效率。因而,可以起到降低器件电压(电流)和增大器件输出功率的效果。而且,这种量子阱结构可以采用实用化的结晶生长技术简单实现,所以,实用化前景很好,有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将通过测量其发光光谱,改变样品温度,调整激发光波长和功率,瞬态光谱和微腔中测量等手段,对ACQW发光的量子效率,发光的物理机理,发光的瞬态动力学特性,与微腔的相互作用以及量子阱之间的耦合状态等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重点研究不同量子阱之间的势垒厚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佳ACQW结构,并进一步探讨其在氮化物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中的应用。
本项目采用MOCVD技术制备了不同势垒层厚度的单量子阱和多量子阱系列样品,改变阱层厚度制备了非对称耦合量子阱(AC-QW)结构,随后,采用光致发光(PL)和电致发光测试手段,研究了样品的光学性质。通过改变样品温度和激发光功率,采用瞬态和微腔中测量等手段,对量子阱发光的垒层厚度依赖关系、发光物理机制、量子阱之间的耦合状态、瞬态动力学特性、与微腔的相互作用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最佳的量子阱结构,探讨了其在氮化物光电器件中的应用。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 不同GaN上势垒层厚度的InGaN/GaN单量子阱光学性质研究。. 低温PL测量发现,随着GaN垒层厚度增加,InGaN量子阱发光峰位红移,激子与纵光学声子间的耦合强度增加,表明在阱层中存在着大的内建电场。. 2. 不同GaN垒层厚度的InGaN/GaN多量子阱光学性质研究。. 随垒层厚度减小到4nm,由于载流子在不同阱层间的隧穿耦合,室温下样品发光增强;进一步的变温PL测试结果发现,每个样品的峰值能量随温度增加呈现S型变化(红移-蓝移-红移),这与载流子在局域能级上的分布有关。. 3. InGaN/GaN AC-QW光学性质研究。. 采用有限差分法理论计算了AC-QW的能级结构,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基本吻合。通过变功率光谱测试,结合速率方程理论,分析了载流子在不同阱间的隧穿耦合。通过不同功率下时间分辨谱的测试,分析了量子阱中载流子的衰减动力学过程。. 4. AC-QW的空穴输运特性研究。. 与普通耦合量子阱结构和非耦合量子阱结构相比,AC-QW结构的电致发光测试表现出发光增强、外量子效率提高、开启电压降低、光谱宽度减小等特性,表明AC-QW结构作为GaN基光电器件的有源区可以提高有源区中载流子的输运特性,改善增益不均的现象。. 5. 基于AC-QW微谐振腔的制作和测量。. 利用二次转移衬底技术制作了AC-QW微谐振腔,在461.2nm处获得了品质因子为1530的光谱发射,表明AC-QW在GaN基光电器件应用中的潜在优势。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非对称半导体多量子阱结构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
微纳结构和新颖超材料中的非对称光学传输
低维金属-半导体耦合纳米结构中的光学性质研究
金属/半导体复合微纳结构非线性光学特性的量子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