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摇蚊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地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0038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唐红渠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暨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赵建刚,李斌,夏伟,陈秋菊
关键词:
华南地区摇蚊生态地理分布格局生物多样性
结项摘要

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了解物种地理分布及其成因是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本项目拟以华南地区的摇蚊为对象,通过对典型流域内筛选的采样点进行野外调查,查明现生摇蚊的多样性与生态地理分布,建立代表性种类的分布边界和范围,构建研究区现代摇蚊时空丰度与环境因子数据库;利用统计分析,研究各个流域生态环境的异同,为研究区内流域划分提供生态依据。同时筛选出典型的摇蚊类群,通过 Brook简约方法进行生物地理支序研究,分析其现今分布格局成因及历史根源,探索摇蚊的可能扩散途径;据此,勾画华南地区摇蚊多样性以及生物地理格局,为该区生物多样性修复和保护提供依据。

项目摘要

本研究通过采集华南地区的4省2地区的近300个样点的摇蚊蛹皮样品,共获得68属400余种,约占目前全国已知摇蚊種类的一半左右,其中包含新记录属8个。摇蚊生物多样性表现为两端高,中间低的模式(未含岛屿),即,华南的北部山区以及南部的沿海低地溪流多样性较高,处于中间的大部分低地平原多样性较低,中间地段部分山地水库以及保育性较高湖泊也具有较高的多形性;从区系成份来看,多为古北区種类(68%),部分为东洋区種类。前期研究认为东洋区特有的種类,表现出更广的分布或与澳洲-非洲区系更为接近,揭示了共同的冈瓦那起源。华南地区现今的摇蚊分布格局可能是古北与东洋长期相互交融的结果,物种的演替可能最初经历板块运动带来的阻断隔离,而后是相邻板块之间的扩散迁移。摇蚊羽化不同于经典的温带地区,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全年均有发生,多数種类一年多个世代,化性的多少取决于其耐受性以及个体大小,而羽化行为主要受光照以及温度控制。NMDS排序表明,岛屿与大陆物种分离的相对清晰,且岛屿生态幅要比陆地更为宽广。本研究为该地区的保育以及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印区摇蚊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批准号:30170123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王新华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东北亚地区摇蚊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批准号:30870329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王新华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武陵山地区摇蚊科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批准号:3146057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傅悦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世界隐摇蚊属分子系统学及生物地理学研究(双翅目:摇蚊科)

批准号:3167232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闫春财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