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虚拟体验中心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20005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张耀南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根生,陈广庭,钱正安,敏玉芳,张爱芬,张阳,赵雪茹,冯克庭,郝美玉
关键词:
危害沙尘暴生态恢复科普栏目
结项摘要

1993年5月5日我国发生的特大沙尘暴,破坏力极大,引起中央及地方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召开会议要求迅速提高全民减灾意识。沙尘暴是多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它是一种能导致严重灾害的自然现象,就防止其发生而言,目前我们尚处于无能为力的阶段。但在沙尘暴面前我们也并非束手无策,我们可以逐步认识其发生、发展规律,并根据其规律开展预测和预防工作。本着以上思路,从沙尘暴的形成、危害与防治入手,利用《沙尘暴》虚拟体验中心,以动画和文字为引导,以3D、flash为提示,以图片、视频等为支撑手段,以科学问题的发生-发展-解决为流程,展示沙尘暴的形成、气候特征,阐述沙尘暴对人类健康、社会生活、交通治安、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使受众了解沙尘暴知识,虚拟体验沙尘暴的爆发过程,体验沙尘暴的危害,引导公众关注沙漠化和生态恢复问题,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

项目摘要

沙尘暴是干旱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现象,是天气过程与地面过程共同作用的产物。人类活动与地面过程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将导致地面生态恶化,引发自然灾害。如滥垦、滥牧、滥采、滥挖,以及其他不合理的生态活动,都将导致环境恶化,这也是引发沙尘暴的重要原因。目前人类对天气因素形成沙尘暴的过程还无法控制,但人为活动是可以限制的。搞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可减缓沙尘暴灾害。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2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3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4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DOI:10.13870/j.cnki.stbcxb.2020.06.027
发表时间:2020
5

农田节肢动物不同取样方法的综合比较

农田节肢动物不同取样方法的综合比较

DOI:10.17520/biods.2020034
发表时间:2021

张耀南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91125005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0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40720001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个性化体验的虚拟家居设计算法研究

批准号:6150213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刘复昌
学科分类:F0209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三理汇通的虚拟现实体验质量评价研究

批准号:6187128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杨嘉琛
学科分类:F0116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用户认知心理驱动的数字文化遗产沉浸式虚拟体验模型研究

批准号:6130314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陈胜男
学科分类:F020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电子服务虚拟过程展示对客户学习、体验与服务采纳的影响机制研究

批准号:7127213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姜锦虎
学科分类:G0209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