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化学小分子为探针,针对与心力衰竭相关的信号转导分子-STAT3及其靶基因RLX 开展多学科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设计合成或探寻(天然产物分子)对STAT3、STAT3与RLX基因的结合序列(双链DNA)以及RLX基因的G-四链体具有选择性识别功能的新型化学小分子探针;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测化学小分子选择性干预STAT3信号转导和调控STAT3与RLX基因相互作用的功能;观测细胞增殖、肥厚等细胞表型在化学小分子探针加入前后发生的变化。期望发现选择性高的化学小分子探针,揭示STAT3与靶基因相互作用及信号转导的调控规律,为心力衰竭的早期防治提供新的线索和理论依据。本项目不局限于对STAT3的调控,而是将思路扩展到STAT3的靶基因。特别是在与心力衰竭相关的信号转导研究中,提出以双链和G-四链体DNA作为探针分子的靶点,探讨信号转导过程和调控规律,是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创新研究策略。
本项目开展了对STAT3及其靶基因RLX G-四链体具有识别功能的化学小分子的合成和筛选。设计和合成了寡聚酰胺、二萘嵌苯和噁唑环肽衍生物等化学小分子探针;分析了200多个化学小分子对STAT3和RLX 基因G-四链体的识别性能,发现了四个柔性大环分子和五个弯月状小分子具有选择性识别G-四链体DNA的功能,为信号转导的研究提供重要探针分子。. 采用ESI-MS、NMR、CD和DMS印迹方法研究了与STAT3信号转导相关的富G序列特殊二级结构G-四链体的形成和构象,使用聚合酶停止实验证明了STAT3基因启动子区形成G-四链体结构后,可阻碍聚合酶的正常滑动。. 研究了STAT3与靶基因RLX的相互作用及化学小分子对其信号转导的影响。使用高分辨NMR波谱研究了STAT3下游靶基因RLX启动子区富G序列的性质,发现这段富G序列可以形成特殊的G-四链体,利用分子模拟的方法构建并优化了RLX G-四链体的理论结构模型。发现天然小檗碱和两面针碱可以高亲和性地结合RLX启动子区G-四链体,显著提高G-四链体的稳定性。构建了FRQ(将RLX启动子区的富G序列插入到报告基因载体质粒上)和 MutQ(将富G序列中的部分G替换为T使之不能形成G-四链体)二个质粒,并使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时 (Real-time) PCR 等方法探讨了G-四链体的形成和化学小分子对RLX基因活性的影响。发现RLX G-四链体的形成以及小分子稳定G-四链体可以上调RLX基因的表达。为了进一步研究G-四链体对RLX表达的影响,進行了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表明小檗碱能抑制STAT3与RLX的结合,促进RNA聚合酶PolⅡ与RLX的结合,上调RLX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STAT3的信号转导。. 发现天然生物碱小分子与STAT3 G-四链体具有较高的亲和性,研究了生物碱小分子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千金藤素分子的作用下,野生型STAT3质粒 (FRQ) 表达的荧光素酶活性受到抑制,而删除了富G序列的质粒(DelQ)和定点突变富G序列的质粒(MutQ)所表达的荧光素酶活性未受到抑制;并发现此小分子能够剂量依赖地抑制心肌细胞和肿瘤细胞STAT3的表达,影响STAT3的信号转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中药小分子与肿瘤相关生物靶分子相互作用的质谱研究
抑制STAT3激活的化学小分子筛选及其调节的信号转导通路研究
中药化学成分与肿瘤相关的生物靶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基于内源性化学小分子NO、CO的信号转导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