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功能的空气动力学研究由于能反映启动发音的输入能,成为发音机制研究中的重要部分(Titze 1992)。发音阈压(PTP)能体现启动发音的声门下空气动力输入能,是定量客观的参数,但现行的检测PTP的实验方法存在误差大及舒适度差等缺点,故如何无创获取PTP值是近10年的科研热点。发音阈气流(PTF)从气流的角度体现启动发音输入能,是一个新参数(Tao&Jiang 2007),但其前期动物模型单一,在人体模型上的测量方法(Zhuang 2009)存在稳定性不足等缺点。本课题拟通过以下研究方法精确地获得PTP和PTF :(1)改进气流阻断发音测量PTP的实验方法,提高精确度和舒适度。通过计算机有限元模型(FEM)验证实验方法的科学性。(2)通过离体狗喉吹鸣实验及计算机模型,探究新参数PTF在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模型中的变化规律。改进前期自行设计发音渐降法测量PTF的实验方法,提高其精确度和客观度
背景:前期研究显示数值模型、动物实验模型到部分人体模型上验证发声阈压(PTP)和发声阈气流(PTF)可较好评估喉功能,但存在误差大和舒适度差等缺点。.研究方向:提高PTP和PTF数值测量的精确度、特异性和有效性;在各嗓音疾病中验证PTP和PTF的应用价值;同时结合图像分析和非线性方法更深度的研究嗓音发病机理。.主要内容:(1)采用经过计算机模型和动物模型验证和改进的PTP和PTF测量方法,在吹鸣喉平台上测量200只离体狗喉不同状态下的数值。(2)应用PAS系统,在300名正常人和各种嗓音疾病患者上,采用改进的PTP和PTF测量方法,研究PTP和PTF参数在嗓音疾病发病机制的辨别中的特异性和有效性,以及临床使用价值。(3)发展了发声阈能(PTW)参数,并验证其在多种嗓音评估中的应用。(4)运用频闪喉镜摄像系统,在28例声带运动不良患者上,通过图像跟踪分析,提出了劈裂运动幅度在辨别声带麻痹和环杓关节脱位中的应用研究。(5)深入研究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在喉功能评估中应用。.结果:(1)空气动力学能有效客观评估嗓音功能变化。(2)结合空气动力学分析和非线性方法分析嗓音信号可更好的研究声带功能。(3)实验证明劈裂运动幅度大小可用于鉴别声带麻痹和环杓关节脱位。.关键数据:(1)100例正常嗓音组的PTF,平均气流率(MFR),最长发声时间(MPT)和声门阻力(GR)等气流相关参数的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13例嗓音疾病患者除了GR和VE外,其他参数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出GR外的其他参数均有临床诊断价值,以PTP的诊断价值最大。(2)正常组、声带固定组及声带良性增生性疾病组的PTP, PTF,PTW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分析中PTW占ROC曲线下的区域最大。(3)环杓关节脱位和声带麻痹患者的楔状软骨偏移像素值和无单位值分别是81.16±25.62/30.22±23.60f(P=0.019)和0.58±0.17/ 0.24 ±0.18(P=0.030)。像素值的组间ICC(相关系数)及组内ICC分别是0.942和0.909,无单位值的组间ICC及组内ICC分别是0.962和0.881。.科学意义:完善PTP和PTF测量方法,为空气动力学参数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标准;为临床鉴别不同疾病提供新手段;完善声带发声的非线性机理。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基于MRI 数据的个性化发音机理研究
面向拉萨语的自动发音错误检测方法研究
基于动态腭位的藏语发音生理模型研究
成年聋人发音错误检测中的语音学特征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