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内洁能产业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匮乏与欧美钳制我国洁能产业发展的双重压力,亟待研究制定实施绿色知识产权战略,以为我国洁能产业的勃兴提供战略支撑和制度保障。本项目拟根据国内外洁能产业知识产权及其战略的现状调研结果,通过洁能产业与知识产权制度互动关系的研究,分析制约我国洁能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制度障碍;从多学科视角剖析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的社会、经济、文化、伦理和法律基础;借鉴国外因应新能源经济发展对现行知识产权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国际上绿色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洁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从政府和企业层面设计我国洁能产业绿色知识产权制度框架,提出我国绿色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战略的基本原则、指导方针和具体措施。本项目研究能为我国制定国家能源战略规划提供知识产权政策理论依据,为政府对洁能产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为洁能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提供实务指导和借鉴。
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是当今时代两大重要挑战。清洁能源产业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绿色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组首先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内容及分类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以此为引子,强调知识产权“绿色”嬗变的必要性。 传统IP制度特别是专利制度,原本只鼓励技术创新。技术之于自然环境犹如一把双刃剑,其生产、使用的过程中不是导致环境友好便是导致环境恶化,少有“灰色”效果。现行的专利法在判断某项技术创新或发明可专利与否时,通常只考量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故知识产权制度并无“黑色”、“灰色”抑或“绿色”之分。但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的挑战,本无环境或气候友好导向性的IP制度的功能必须向“绿化”嬗变。. 其次,以知识产权“绿色新政”为研究视角,探析绿色专利法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强调绿色专利制度是专利制度对气候变化问题所引发的质疑和挑战的回应,以开放式创新与包容性发展理念构建绿色专利制度,旨在减轻传统专利的社会成本,增加绿色技术专发明专利和研究信息的可用性和共享性。具体包括绿色专利申请快速审查程序,将环保节能纳入可专利性审查范畴和作为再造侵权抗辨事由的司法政策等;洁能技术转移与强制许可;绿色专利联盟中垄断协议的“避风港”原则;洁能企业国内外并购的国家能源安全审查等。从产业界角度结合清洁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探究洁能专利+技术标准“锁定”战略;洁能专利许可与外购战略;洁能专利联盟战略;洁能知识产权开放共享战略;绿色专利预警机制与绿色诉讼战略等。同时综合考察清洁能源产业中著作权与商标权保护的环保节能因素,对清洁能源企业绿色商标的申请与审查以及“漂绿”营销行为的不正当性规制进行深入探讨,建立反“漂绿”战略,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多酸基硫化态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电解水析氢应用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面向园区能源互联网的多元负荷特性及其调控潜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绿色金融发展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Tobit模型的分析
中国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与融资契约选择
中国绿色饲料产业建设战略研究
西部能源开发利用中的跨区域产业联动战略研究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和区域战略研究
我国减少清洁能源发电弃能的机制设计及其模拟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