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性睡眠障碍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及医学问题,临床缺乏有效对策。研究显示嗅球可能参与调控生物节律,双侧嗅球切除后出现抑郁症样表现及快动眼睡眠增多。嗅球富含与睡眠觉醒相关的腺苷A2A及多巴胺D2受体,与调控快动眼睡眠的神经元有解剖学联系,提示嗅球可能参与调控睡眠。我们假说:嗅球通过腺苷A2A受体及多巴胺D2受体,及控制快动眼睡眠相关神经元活性,调节睡眠觉醒行为。本课题将利用自动化睡眠觉醒记录解析平台,结合在体微透析、微碳纤电极检测神经递质释放和脑电肌电同步记录、神经核团微注射及腺苷A2A受体、多巴胺D2受体基因knockdown等方法,从分子到整体水平研究嗅球中腺苷A2A受体及多巴胺D2受体调控睡眠觉醒的作用和机制、探讨不同类型抗抑郁药对嗅球切除动物模型出现的抑郁症及睡眠障碍的治疗作用。研究结果将对丰富和发展睡眠觉醒调节理论、认识抑郁症性睡眠障碍机制及治疗药物开发提供依据。
抑郁症性睡眠障碍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及医学问题,临床缺乏有效对策。原因在于其机制未明。之前研究显示嗅球可能参与调控生物节律,双侧嗅球切除后出现抑郁症样表现及快动眼睡眠增多。嗅球富含与睡眠觉醒相关的腺苷A2A受体,与调控快动眼睡眠的神经元有解剖学联系,提示嗅球可能参与调控睡眠。我们假说:嗅球通过腺苷A2A受体控制快动眼睡眠相关神经元活性,调节睡眠觉醒行为。本课题利用自动化睡眠觉醒记录解析平台,结合脑电肌电同步记录、神经核团微注射、腺苷A2A受体基因knockdown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脑内神经递质等方法,从分子到整体水平研究嗅球中腺苷A2A受体调控睡眠觉醒的作用和机制、探讨不同类型抗抑郁药对嗅球切除动物模型出现的抑郁症及睡眠障碍的治疗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双侧嗅球切除表现出快动眼睡眠的显著增多,急性给予氟西汀后快动眼睡眠显著降低,但抑郁行为学并未改善。且快动眼睡眠的改变与5-羟色胺系统功能改变相关。嗅球局部给予腺苷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降低快动眼睡眠、而给予抑制剂SCH58261则相应增加快动眼睡眠;RNA干扰技术knockdown嗅球局部腺苷A2A受体之后,也表现出快动眼睡眠的显著增高。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性REM睡眠异常与抑郁行为学是2个独立的事件,并不互为因果关系。且嗅球是通过腺苷A2A受体来调节快动眼睡眠。该研究对丰富和发展睡眠觉醒调节理论、认识抑郁症性睡眠障碍机制及治疗药物开发提供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个体阅读眼动预测
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残余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嗅球-嗅结节-杏仁核通路调控抑郁性睡眠障碍的作用及机制
伏隔核睡眠-觉醒调节机制
下丘脑睡眠觉醒调节的分子机制
睡眠觉醒发育及生命早期REM睡眠的调节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