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壳孢菌是一类常见的昆虫病原真菌而在病虫害防治、新药源发掘等方面彰显出重要研究价值。本项目拟在前人和我们的前期研究基础上,更广泛调查座壳孢菌资源,重点补充采集我国西南和华东地区(如福建、江西、广东、云南等)并借阅欧洲、美洲和澳洲等标本馆的标本,采用经典形态学、菌种培养性状、代谢产物类型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多基因(包括nr-LSU、nr-SSU、mt-SSU、EF-1α、RPB1、RPB2、COXⅡ和β-TUB等)测序分析的方法,综合研究座壳孢属的物种和分子系统学。根据核酸序列的异同,结合形态(包括个体发育形态)结构、超微结构比较验证传统形态分类的结果,进行系统厘订,审核和澄清该属物种,为开发利用提供可靠依据;并从不同进化速率的标记(如:基因等)研究该类真菌属下各分类单元的演化关系,重新建立合理的座壳孢属系统发育关系,形成自然、科学的分类系统,从而为害虫生物防治和微生物新药源的研究奠定基础。
座壳孢菌(Aschersonia)是一类常见的昆虫病原真菌而在病虫害防治、新药源发掘等方面彰显出重要研究价值。本项目在前人和我们的前期研究基础上,更广泛调查座壳孢菌资源,重点补充采集我国西南和华东地区(如福建、云南等)并借阅美洲标本馆的标本,采用经典形态学、菌种培养性状、代谢产物类型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多基因(包括EF-1α和RPB1 等)测序分析的方法,综合研究座壳孢属的物种和分子系统学。获得339株座壳孢菌,鉴定座壳孢43种,其中,包括A. macrostromatica、A. conica、A. curvusparaphysata和A. fusispora等10个新种,A. taitensis、A. insperala和A. turbinata等15个新记录种。获得座壳孢序列521条,已登录GenBank 207条。结合GenBank上登录的Aschersonia相关序列,审核和澄清该属物种,利用多基因重建了该属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表明联合核糖体大亚基(nr LSU)、EF-1α和RPB1的基因序列适合研究座壳孢属的系统发育并鉴定该属不同物种,为害虫生物防治和微生物新药源的研究奠定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座壳孢资源及该属真菌系统发育研究
斑痣盘菌目多基因系统发育学研究及分类系统重建
中国蕉孢壳科真菌的分类与系统发育学研究
肉座菌目未定分类地位属的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