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地幔与地壳的联结载体,下地壳记录着壳-幔作用的丰富信息,是大陆形成演化研究的重要对象。华北陆块历史悠久,除地质体麻粒岩出露外,不同时代位置火山岩也含麻粒岩、橄榄岩等捕虏体,是岩石圈演化研究的宝贵样品。然而,与地质体麻粒岩及捕虏体橄榄岩丰硕成果相比,对起承结作用的捕虏体麻粒岩及其所反映下地壳的性质、状态和形成过程的研究,明显薄弱。项目拟主要对华北不同时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和位置火山岩中的麻粒岩等下地壳岩石捕虏体,开展详细岩相学观测基础上的年代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和物性(波速、密度和磁性)等配套工作,进行捕虏体定性、定深和定年及下地壳增生/再造过程研究;结合地球物理探测成果、配以适量相关地质体麻粒岩和捕虏体橄榄岩工作,建立古生代以来华北不同位置岩石圈下地壳与上地幔的组成结构关系。根据壳-幔事件的耦合或不耦合特征,获取华北陆块形成演化过程的完整认识,为大陆形成演化机制研究作贡献。
华北陆块历史悠久,除地质体麻粒岩出露外,不同时代位置火山岩也含麻粒岩、橄榄岩等捕虏体,是岩石圈演化研究的宝贵样品。然而,与地质体麻粒岩及捕虏体橄榄岩丰硕成果相比,对起承结作用的捕虏体麻粒岩及其所反映下地壳的性质、状态和形成过程的研究,明显薄弱。项目主要对华北不同时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和位置火山岩中的麻粒岩等下地壳岩石捕虏体,开展详细岩相学观测基础上的年代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和物性等配套工作,进行捕虏体定性、定深和定年及下地壳增生/再造过程研究;结合地球物理探测成果、配以适量相关地质体麻粒岩和捕虏体橄榄岩工作,建立古生代以来华北不同位置岩石圈下地壳与上地幔的组成结构关系。根据壳-幔事件的耦合或不耦合特征,获取华北陆块形成演化过程的完整认识。 .研究发现华北克拉通下地壳经历了复杂多期的增生与再造过程,包括:1) 华北有始太古代(~4.0 Ga)下地壳组分, 2)新太古代(2.8-2.5 Ga)下地壳的增生与再造,3)古元古代(2.2-1.8Ga)下地壳的再造,4)新元古代(0.8-0.6Ga)下地壳的再造, 5)古生代-中生代下地壳的再造,和6)新生代(~50 Ma)的增生。这些成果对大陆形成演化机制研究有重要意义。.发表标注项目编号论著45篇(章),其中国际SCI论文41篇,90%以上发表在包括EPSL, J. Petrol., Tectonics, Contrib. Mineral. Petrol.,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JGR等在内的地学Top期刊上。项目执行过程中有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依托项目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近20名,有6人获得国家奖学金;毕业研究生中,有5人获省级优秀论文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额尔古纳地块深部陆壳的增生与再造过程: 来自花岗岩地球化学的制约
华北克拉通地壳增厚及其相关的下地壳过程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下扬子北缘和华北南缘地壳上地幔结构研究
华北地块在Rodinia再造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