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但真正把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范畴同时纳入到统一的系统中,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分异还较鲜见。随着国家十一五发展战略纲要的制定,京津冀都市圈作为我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区域。本课题拟应用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及地理信息系统、空间统计学的技术方法,探索基于GIS技术和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区域经济分异的理论与方法。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通过对1992~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空间收敛、区域差异、空间极化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的定量分析,揭示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时空变化内在机制,模拟区域经济时空分异过程,预测京津冀都市圈时空分异的发展趋势,为缩小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干旱区绿洲都市圈发展整合研究-以乌鲁木齐都市圈为例
我国城乡生产要素空间集聚及其优化调控研究: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
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特征、机理及其区域影响研究--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
影响区域经济效率时空演变的要素与机制研究——以首都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