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长臂猿栖息地时空分布格局与致危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560599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1.00
负责人:任国鹏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大理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林,费汉榄,刘硕然,朱建国,于龙龙,王浩瀚,王俊伟
关键词:
局部灭绝物种分布预测模型栖息地破碎栖息地质量濒危小种群
结项摘要

The gibbons (Hylobatidae) are strict arboreal which distribute i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with continuous cannopy. Therefore, gibbons are sensitive to forest loss and forest fragmentation, and used as ecological indicator species or flagship species of local biodiversity for conservation purpose. Six Hylobatidae speceis had been recorded in China. However, recent extinction of Hylobates lar and N. leucogenys in the wild, indicate that gibbons and biodiversity within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gibbons facing huge pressur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patterns of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extiction of gibbon populations in China and explore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1) we will build a hierarchical gibbon-habitat model on the base of digitized expert knowledge, multi-source, multi-temporal spatial data, and the extent of accuracies of these models would be examined by field data; 2) we will analyze the effect of topography,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cy factors on the spatial-temporal patterns of gibbon populations and their habitat(both potential and available habitat); 3) at the landscape scale, we will develop an approach to planning priority areas for habitat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gibbons in China.

长臂猿是严格的树栖动物,仅分布于有连续树冠的常绿阔叶林区域,对森林丧失和破碎化极为敏感,常被保护生物学者当作当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旗舰种。中国曾记录有6种长臂猿,物种数居世界第二位。然而,白掌长臂猿和北白颊长臂猿已相继从野外消失,其它几种长臂猿也岌岌可危,暗示长臂猿及其分布区生物多样性承受着巨大的生态压力。为了理解长臂猿局部种群灭绝机制并探讨其保护对策,本研究拟:1)利用3S技术与多源多时相的空间数据,构建长臂猿栖息地评价模型,掌握长臂猿栖息地时空变化规律;2)结合长臂猿种群与栖息地时空格局,通过分析人类活动与地形因子对长臂猿种群分布的影响,探讨导致长臂猿种群数量下降与灭绝关键因子;3)在景观尺度上,基于栖息地质量、物种扩散廊道、栖息地脆弱性等因素的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现有种群、恢复种群间基因交流通道等保护规划方案,为相关保护机构制定保护行动计划提供决策依据。

项目摘要

长臂猿(Hylobatidae)是一类没有尾巴的高等灵长类动物(类人猿),因其臂长于身而得名。中国曾记录3属6种长臂猿,但有2种已于近期生态灭绝,1种岌岌可危。本项目拟结合野外调查和3S技术,构建长臂猿栖息地质量评估模型。通过分析长臂猿种群和栖息地的时空分布格局,理解其致危因素,以期为中国现存长臂猿物种保护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本研究以遥感影像和气候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分层的长臂猿栖息地质量评估模型,并用于天行长臂猿、西黑冠长臂猿和东黑冠长臂猿的栖息地时空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分布于中国境内的全部34个天行长臂猿家庭和11只独猿,因道路、农田、河流、草地等非栖息地隔离在4个片区16个森斑块中。其中,位于盈江苏典-腾冲-猴桥片区的21个天行长臂猿家庭群基本位于保护区之外。2)2000年以来,涉及长臂猿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很好地保护了长臂猿栖息地,但保护区外情况不容乐观。3)部分长臂猿历史分布点栖息地质量尚好,但现在已无长臂猿分布。结合文献资料分析,非法盗猎可能是一些区域长臂猿局部灭绝的直接原因。.本项目通过三维可视化访查技术了解到云龙和泸水交界处可能有长臂猿分布。基于野外调查和红外相机识别,证实该区域存在西黑冠长臂猿种群。这个发现使已知的西黑冠长臂猿分布于向北扩展了近100km。.本项目还使用物种分布预测模型评价了高黎贡山除长臂猿外的其它一些物种(黑仰鼻猴、戴帽叶猴、羚牛、白尾梢虹雉等)的栖息地分布,并做了保护空缺分析,为该区域的中缅跨境保护提出了保护优先区规划建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2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DOI:10.19679/j.cnki.cjjsjj.2019.0538
发表时间:2019
3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任国鹏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灰胸薮鹛的栖息地选择与主要致危因素研究

批准号:3127233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付义强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中国懒猴科灵长类种群分布格局与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批准号:3150187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倪庆永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黑长臂猿社群结构与栖息地及其生态行为的关系

批准号:30670270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蒋学龙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我国北方森林返青期生长率时空分布格局及对温度变异响应的研究

批准号:4160147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周玉科
学科分类:D0113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