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稳定性碳同位素、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技术及Farquhar光合模型等研究海拔分布较广的高山同属乔木、同属灌木、同属草本等不同生活型C3植物叶片的δ13C及氮含量、单位重量叶面积(SLA)、胞间CO2分压与大气CO2分压比(Pi/Pa)、羧化作用位点CO2分压与大气CO2分压比(Pc/Pa)、最大光合速率(Amax)、最大羧化速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气孔导度(gs)和叶肉细胞导度(gm)等生物因子和大气温湿度、土壤养分等环境因子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生活型高山植物叶片碳同位素比例与叶片生理生态特征和大气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揭示不同生活型高山植物叶片碳同位素比例海拔响应的生物学机理。该项目为高山森林植物生理生态特征的海拔响应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技术,在高山森林植物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预测和评价及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等研究方面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不同功能型植物叶片氮分配的海拔响应研究
蓝靛果忍冬产量与品质形成对海拔梯度响应及其机理
海拔梯度上植物种子和叶片功能性状协同变异规律及对环境响应研究
植物纬度—海拔梯度分布的低温限制机理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