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泛素基因FAT10和翻译延伸因子eEF1A1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我们前期研究证实FAT10表达降低引起肝癌细胞Hep3B增殖抑制和细胞周期改变;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出FAT10相互作用蛋白eEF1A1,同时发现降低FAT10蛋白表达会引起eEF1A1蛋白表达下降,因而推测肝癌细胞中FAT10可能通过调控eEF1A1表达而发挥其生物学作用。为深入探讨肝癌细胞中FAT10调控eEF1A1分子生物学机制,本研究拟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技术进一步证实其相互作用,并确认FAT10和eEF1A1两者间结合部位;观察FAT10是否对eEF1A1启动子活性存在影响;最后明确FAT10通过调控eEF1A1对肝癌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并确定相关作用蛋白。本课题研究将为阐明FAT10及eEF1A1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以上研究内容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常见、且极具危害性的恶性肿瘤之一。类泛素基因FAT10和翻译延伸因子eEF1A1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我们研究证实FAT10表达降低引起肝癌细胞Hep3B增殖抑制和细胞周期改变。通过酵母双杂交从Hep3B细胞中筛选出FAT10相互作用蛋白eEF1A1,共通过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共沉淀等技术进一步证实其相互作用。构建带不同标签的FAT10和eEF1A1片段质粒,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确定两者的结合区域,发现eEF1A1通过它的2和3结构域与FAT10的N端发生结合。同时发现降低FAT10蛋白表达会引起eEF1A1蛋白表达下降;在MHCC-97h细胞中,干扰FAT10和干扰eEF1A1都能使细胞周期和增殖明显抑制(P <0.05);但在干扰FAT10的同时过表达eEF1A1,细胞的周期和增殖能力有明显的恢复作用(P <0.05)。从而确定在肝癌细胞中FAT10可能通过调控eEF1A1表达而发挥其对肝癌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为阐明FAT10及eEF1A1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为肝癌的诊治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肝癌多学科协作组在本科生临床见习阶段的教学作用及问题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UHRF2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肝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FAT10调控HOXB9在原发性肝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FAT10调控WISP1表达在肝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水飞蓟宾抑制炎症相关性肝癌中FAT10过表达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
降低eEF1A1调控肝癌细胞ISG化增强其化疗敏感性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