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匮乏,凝结水被推断为荒漠浅根系植物的重要水源,但目前仍未获得凝结水补给植物的直接证据。本课题以河西走廊张掖盆地为研究区,通过水中天然D、18O同位素的测试分析,首次定量评价内陆干旱区凝结水对植物的水分补给作用,具体内容包括:内陆干旱区凝结水δD、δ18O值的生成规律,凝结水D、18O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植物水蒸发富集效应的校正,凝结水、降雨、地下水三元D、18O同位素线性混合模型的建立,5-6种荒漠植物对凝结水的吸收比例及其季节性变化。同时,将D、18O同位素分析与土水势测定相结合,确定植物吸收土壤水分的主要层位,对端元混合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检验。课题的开展不仅可丰富和发展水文地质学及凝结水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还有助于阐明干旱区植物共存机制、水分利用模式、对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开采的响应等问题,在生态水文学、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与建设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干旱区凝结水对荒漠浅根系植物水分补给作用的研究
内陆干旱区非生长季生态输水有效性的同位素示踪研究
干旱半干旱区河岸带植物水分来源多示踪技术及不确定性研究
基于多元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查干湖无机氮来源解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