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HCC)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HBV慢性感染和黄曲霉毒素B1(AFB1)暴露是广西肝癌高发区HCC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不同个体对环境暴露反应不同,对HCC易感性存在差异。DNA修复基因SNP及其特定组合是导致个体DNA修复能力差异的重要原因,是影响肿瘤易感性的重要因素。本课题拟利用广西肝癌高发区人群HBV、AFB1高暴露背景,采用现场人群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环境暴露、DNA修复基因多态与HCC的关系,应用免疫学方法检测宿主HBV感染情况、AFB1内暴露生物标志物-AFB1-白蛋白加合物水平,同时运用SNP高通量检测技术,分析宿主DNA损伤不同修复通路中重要的DNA修复基因SNP。在此基础上,研究DNA修复基因SNP以及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与HCC易感性关系,寻找HCC易感的DNA修复基因,并为阐明HCC发病机理及其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广西肝癌高发区生态环境地质特征与肝癌流行规律研究
广西肝癌高发家系肝癌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遗传易感性研究
广西肝癌高发区肝癌血清预警蛋白质的筛选研究
广西肝癌高发区肝癌高危人群的预警标志物筛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