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稻小穗矮秆基因spd6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0112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单军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高继平,施敏,叶汪薇,厉新民
关键词:
穗型水稻产量野生稻亮氨酸甲基羧基转移酶
结项摘要

目前我们已把来自野生稻的小穗矮秆基因spd6定位在第6染色体上的22.4 kb范围内,该区段内有4个有注释的基因。我们对这4个候选基因的3个基因进行转基因功能验证,结果表明其中的一个候选基因就是SPD6。SPD6编码一个推定的亮氨酸甲基羧基转移酶-1(LCMF-1)。野生稻的该基因位点为隐性,表型观察结果表明spd6基因具有一因多效性,对多个性状包括穗数、谷粒大小、穗粒数和株高均有作用,显示该基因在水稻产量形成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前人的研究表明在动物体内该酶可以对蛋白磷酸酶PP2A的催化亚基C的C-端的亮氨酸残基进行甲基化。而在植物中该基因的功能还未见报道。本项目拟在原有研究基础上,运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水稻SPD6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寻找互作因子,建立SPD6参与调控产量性状的遗传途径,分析其育种应用价值,为作物高产分子育种提供新基因。

项目摘要

我们通过转基互补实验证实LCMF1基因(LOC_Os06g04820)基因就是我们要克隆的SPD6基因。但是在野生稻中很难得到该基因的全长基因组DNA序列。为了弄清楚spd6表型产生的机理,我们通过tail pcr和5'race技术获得了野生稻中该基因的序列变化信息,一个3256bp的缺失可以解释spd6表型产生的原因,而且该缺失使LOC_Os06g04820和LOC_Os06g04830两个基因组合成一个新的基因,而且该基因具有生物功能与否未知。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3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4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DOI:10.12202/j.0476-0301.2020285
发表时间:2021
5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DOI:10.3760/cma.j.cn131148-20190926-00591
发表时间:2020

单军祥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蓖麻矮秆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批准号:3106019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陈永胜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冷胁迫下东乡野生稻根系特异性表达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批准号:30660087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王义华
学科分类:C1304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辣椒突变系E29矮秆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批准号:3160175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杨博智
学科分类:C15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云南元江野生稻早熟基因的克隆

批准号:30771147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彭文
学科分类:C0603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