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目前我国钢铁、建材和电力行业尾气脱硝处理的技术需求热点。本课题的前期研究发现:Ce/Cr二元氧化物催化剂具有很好的低温SCR催化脱硝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了采用酸性金属氧化物掺杂CeO2(或CeO2/ZrO2)的新型催化剂设计理念。为了检验该理念,本研究将采用我国丰富的铈资源为原料,通过尝试掺杂多种酸性金属氧化物,制备对NOx具有优异SCR催化还原能力的系列新型催化剂,并通过现代分析测试手段,表征该新型催化剂表面NOx被NH3还原的反应历程和中间产物信息,在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SCR催化剂的同时,提出这种SCR催化剂的反应机理,为进一步提高其催化性能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本课题研究了铈基低温SCR催化剂的制备、优化和反应机理,获得了以过渡金属氧化物和氧化铈类材料符合的新型低温SCR催化剂,并对材料的SCR催化性能、耐硫性能和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可用于获得低温SCR催化剂的复合氧化物有Cr/Zr/Ce、Cr/Ce、Mn/Zr/Ce和V/Zr/Ce这几种,其中使用Cr氧化物的样品在100~300度均具有较好SCR催化效果,而使用Mn氧化物的样品在低温具有较高活性,但较高温度下催化活性明显变差,使用V氧化物的样品在低温下活性很差,但在300度或更高温度下催化活性改善。采用in-situ DRIFTS的方法研究了Cr/Ce催化剂的反应机理,认为该反应过程符合E-R,即NH3先和样品表面的弱酸性基团结合,而后再和气相中的NO发生反应,产生的中间产物很快分解为氮气和水,同时导致Cr的还原,而临近的氧化铈由于其出色的储氧和供氧能力而快速氧化Cr离子,使之重新获得络合NH3的能力,并完成催化表面的更新和循环。经过H2-TPR、NH3-TPD的研究表明:Cr/Zr/Ce样品催化活性较高的原因在于其比较丰富的酸性位点和其中Ce(III)/Ce(IV)共存的状态。对使用Mn、V和Cr的样品进行了耐硫性研究,发现使用Cr和V的复合氧化物具有较好的耐硫性,其原因很可能在于CrOx和VOx较强的酸性和不易与SO2牢固结合的特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铈基核壳型SCR催化剂制备、反应机理及抗硫性能研究
低温NH3-SCR铈基纳米催化剂结构调控及催化机制研究
铈掺杂钛基固溶体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还原NOx的机理研究
低温SCR催化剂制备及脱硝机理研究